|
□杨立森 楼西侧的绿地中有一株小树,高不过半米,细如筷子。也没见它开出什么花,也许它的花季被樱花、桃梅的花海淹没。我记得它,只是因为一块砖。 一块完整的红砖被一根绳子拴住,吊在筷子粗细的躯干上,小树被弯成了“S”型。每次走过,只要看一眼,我就有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仿佛有人在我的脖子上挂了块大石头,还逼着我跪下去。 那株小树仿佛犯了不赦的罪,一月月,一年年,披枷带锁,反省着自己也弄不懂的罪衍。其实它没有罪,人们就是要看它弯腰驼背、老态龙钟,虽然它并不老。多年后,绳索解除,它会是一副什么姿态呢? 虬龙般的身躯,一道道深及骨干的印痕,因常年捆绑血脉不通而鼓起的树瘤,稀疏的枝叶。如果人们没见过那些绳索、砖头,一定会惊叹:多么美的造型,多么不屈的生命! 有时,我们是以丑为美的,就比如这株树,我们愿意看它弯曲,看它伤痕累累,看它树瘤凸起。 在谈到名人、偶像时,我们关心的往往并不是他们的努力与奋斗,我们最感兴趣的常常是那些逸闻趣事。而有些名人讲起这些也好像乐此不疲,比如:上学时如何逃课、跟老师作对;年轻时多么放荡不羁,曾有过多少段感情经历;曾经多么挥金如土以至于家徒四壁…… 可同样的事情如果不是发生在这些成功人士身上,这人会变成什么?一个学渣、流氓、败家子。 我们之所以会容忍那些缺点,甚至还带着欣赏、羡慕的眼光,是因为那些缺点在名人光环的映照下,也带了某些惑人的光泽。 美就是美,丑就是丑,我们不应该生有一副欣赏丑的目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