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回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焦点,详解当前疫情进展 近期湖北武汉等多个地区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牵动人心。当前正值春运,人员流动大,目前疫情发展如何?为何近日多地集中报告感染病例?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及各级疾控官员详解当前疫情进展。 国家卫健委 国内已确认291例病例 记者从国家卫健委获悉,1月20日0-24时,国家卫健委收到国内3省(区、市)报告新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77例(湖北省72例,上海市2例,北京市3例);9省(区、市)报告新增疑似病例27例(广东省4例,四川省1例,云南省1例,上海市7例,浙江省10例,安徽省1例,海南省1例,贵州省1例,宁夏回族自治区1例)。 截至1月20日24时,国家卫健委收到国内4省(区、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291例(湖北省270例,北京市5例,广东省14例,上海市2例);14省(区、市)累计报告疑似病例54例(湖北省11例,广东省7例,四川省3例,云南省1例,上海市7例,广西壮族自治区1例,山东省1例,吉林省1例,安徽省1例,浙江省16例,江西省2例,海南省1例,贵州省1例,宁夏回族自治区1例)。 收到日本通报确诊病例1例,泰国通报确诊病例2例,韩国通报确诊病例1例。 目前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739人,已解除医学观察817人,尚有922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武汉情况 20日新增病例60例死亡2例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1日下午发布通报说,20日0时—24时,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新增病例60例,死亡2例,无出院病例。 通报说,武汉市持续加大样本采集和检测力度,对采集到的医院隔离患者标本,立即送湖北省疾控中心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检测。专家组结合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和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综合研判,新认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60例。 通报说,60例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最小的15岁,年龄最大的88岁;发病日期均在2020年1月18日前;首发症状大多为发热、咳嗽或胸闷、呼吸困难。患者中,重症17例、危重症3例。新增病例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正在深入进行,其密切接触者也在追踪中。 通报说,死者李某某,男,66岁,2020年1月16日因“间断咳嗽,头痛,乏力伴发热6天”入院治疗;1月17日出现呼吸困难,1月20日10时35分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死者生前有慢阻肺、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 通报说,死者殷某某,女,48岁,2019年12月10日发病,12月27日出现呼吸困难,12月31日转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救治,入院时严重呼吸窘迫,2020年1月20日14时31分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死者生前有糖尿病、脑梗死、胆结石等基础疾病。 通报说,截至1月20日24时,武汉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258例,已治愈出院25例,死亡6例。目前仍在院治疗227例,其中重症51例、危重症12例,均在武汉市定点医疗机构接受隔离治疗。累计追踪密切接触者988人,已解除医学观察739人,尚在接受医学观察249人。
武汉对进出人员加强管控 记者从武汉市政府及武汉市卫健委获悉,为坚决遏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疫情扩散,武汉市对进出武汉人员加强管控,武汉市旅游团队不组团外出,公安交管部门对进出武汉的私家车辆进行抽检,检查后备箱是否携带活禽、野生动物等。 武汉加强对公共场所及公共交通管理,1月14日起,在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客运码头迅速安装红外线测温仪35台,配备手持红外线测温仪300余台,各区正在陆续加大配备力度;在“三站一场”设置体温检测点、排查点,加强离汉旅客体温检测工作;对出现发热的旅客登记、发放宣传册和口罩、免费办理退票或改签手续、指导转诊到辖区医疗机构,实行医学观察。 1月19日,武汉再次部署出境离汉人员检测排查工作。同时,对车站、机场、饭店、影院、集贸市场等人群密集公共场所,强化消毒、通风、体温监测等措施,对公共交通工具强化进行“日消毒”和“每班次通风”。 释疑 为何各地 报告病例数陡增 1月18日到19日,武汉两日确诊136个感染病例。此后北京、广东、上海等地相继报告确诊病例。为何病例突然之间增加并在全国多地发现?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回应说,病例增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现在的检测手段能比较快地检测出来。 记者了解到,国家相关科研机构迅速研发出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随后进行技术优化。1月16日,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到国家下发的试剂盒后,开始对武汉市送检的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患者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因此被检测出来并确诊的病人逐渐增多。 各地报告感染病例,是否代表疫情已全国性暴发?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说,当前疫情形势是在武汉这一个地方集中暴发,其他地方是散发的,尚属“局部暴发”。 钟南山说,目前非常肯定地证实了“人传人”现象,有医务人员感染。调查显示,目前疫情不断出现新情况,说明这一新发疾病正处在早期快速变化阶段。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说,武汉现在还没有发现儿童、学生感染,基本是老年人感染,“疫情现在处于社区传播的早期,现在采取措施,完全是可以逆转的”。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我们该怎么预防? 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说,新型冠状病毒跟SARS在基因上有很大差别,两者在临床、流行病学上的情况都非常不同。 那么,新型冠状病毒的致病性到底如何?人传人的能力有多强?钟南山提醒说,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才刚刚开始,现在正在爬坡,但是相比SARS传染性没那么强,毒力还没那么大,以后怎么样,要看病毒发展情况,也要看我们如何很快地控制病情,“因为传染的过程是病毒逐渐适应人体的过程”。 专家表示,每个人都有责任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以保护自己和他人;应佩戴N95或医用外科口罩,而不是棉布口罩;还应勤洗手洗脸,注意眼睛、鼻腔、口腔卫生,少去公共场所。 国家卫健委表示,如果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且有武汉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应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千万别带病工作、带病旅游,这是非常危险的。”曾光强调。 “检测后及时发现、及时隔离,把有限的传染源控制了,就不会引起大规模扩散。”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表示,全国各地都已经建立起一套安全的门诊防控体系,也有一套治疗、抢救方法,有很多病人也都抢救了过来。 “总体来讲我国的救治队伍还是比较完善的。大家不要怕,被感染了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去。”李兰娟说。 据新华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