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悦评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看点
 
标题导航
奋力去做有锋芒的好人
在纷乱的世间珍惜光一般的爱情
一盏不灭的灯
2020年03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盏不灭的灯
读《故乡,远方》有感



  □李真

  寒假期间拜读了璩存峰老师的新书《故乡,远方》,掩卷沉思,我有很多的感受和收获。
  “岁月感怀”栏目有十二篇文章,承载了对年轻教师和学生们的殷殷期望,字字真心、句句实意、娓娓道来的文字里,师者的胸怀与操守,渐渐明晰。一位教育前辈发自肺腑的箴言,像一盏灯指引着青年教师们前行的路。《善意的谎言》一文,尤为触动人心。当学子高考前出现意外时,班主任璩老师倾心相助,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高度信任。在和老校友的接触中,他们能记住当年学习生活中的许多细节,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过他们,如影随形。欣喜的是,在璩老师的带动下,一批人在成长。感受最深刻的是这四个字“无我利他”。
  “人物忆旧”的十一篇文章中,令人不禁潸然泪下的是《因为我,大弟的命运轨迹遭改写》。念亲恩,手足情,这是知感恩的愧怍。《三位老师,三句箴言,伴我到今天》溯本逐源,师恩难忘,泽被晚生,一脉相承。人生中能遇上胸襟辽阔的老师,学生自然“大气”,自然能顶天立地。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师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走下了讲台,就再也没有回来》,一件小事、一篇随笔看到了璩老师内心的强大。无论多么辛苦疲惫,心中始终想着学校的老师和孩子。老师也是血肉之躯,却似乎永远有着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能量,那是因为老师的情怀和格局。
  “足迹所至”十二篇游记,包括那篇颇负盛名的《孤山魂》。随笔其实是随心,读到用了心,读到动了情。自身的语文素养修炼到了令人仰望的境界,所到之处,他满腹诗书,出口成章,为读者打开了一扇扇窗户。
  “文学捧读”重温名著,成就八篇读后感。读与写是教育、教学不断进步的双翼,快乐是需要分享的,读书更是如此。在交流中进行思想的碰撞,在分享中感悟读书的乐趣,把读书当作像聊天一样轻松。读与写的过程,是不断肯定自己、激励自己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反省自己的过程。教师立德树人,把育人放在首位,则必须勤读书。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学生,让学生自觉探索书的海洋。
  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是一个“思想者”“学习者”“实践者”“写作者”,优秀的教师还是一盏不灭的灯,读著作,明道路。璩老师上下求索,不断超越的教育精神成就了自己精彩的教育人生。每一本好书都是灵魂的印记,每一篇佳作都是智慧的浓缩。领略名家的专业素养,紧紧追随老师的足迹,看他妙笔生花异彩纷呈。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