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根据武汉市卫健委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动态,3月19日,武汉新增确诊病例为零。3月20日,网上流传的一则“公示”显示,19日硚口区一小区有一新增确诊病例,引发对武汉确诊病例是否为零的争议。硚口区防控指挥部回应称,网传患者张某某,系无症状感染者,不是确诊病例。那么,什么是“无症状感染者”,无症状感染者带来的威胁有多大呢?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有关专家。 什么是无症状感染者?为何不纳入确诊病例?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中定义,新冠病毒的“无症状感染者”指的是:无临床症状,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病原学或血清特性IgM抗体检测阳性者。1月28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病例监测方案(第三版)》中,就将“无症状感染者”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轻症病例进行了区分,如果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但没有症状,不纳入每天发布的确诊病例中。 解放军呼吸病研究所原所长刘又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已确认“感染”却无症状者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尚在潜伏期,潜伏期一过就会有症状,另一类则自始至终无症状。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中定义,疑似及确诊病例,需具备临床表现。无症状感染者因无临床表现,需要集中隔离14天并做进一步的检测来进行判断。如果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期间出现了症状,则将其作为确诊病例报告并公布。 “无症状感染者”是否具有传染性?如何处置? “无症状感染者”与“复阳”患者的核酸检测结果均可为阳性,是否意味着这二类人群都具有传染性?记者采访华大基因了解到,核酸检测阳性指的是该次测验在取样部位处发现了病毒的核酸。但是核酸来自“活病毒”还是“死病毒”,需要对病毒进行培养才能确认。刘又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核酸检测阳性不能判断病毒的浓度和活性,更不能判断是否具有传染性。 刘又宁还表示,目前的“复阳”患者因其愈后短期内体内含有抗体,病毒无法在其体内繁殖,因此基本不具有传染性,不适合纳入无症状感染者范畴。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中描述,目前主要通过密切接触者筛查、聚集性疫情调查和传染源追踪调查等途径发现。 刘又宁称,目前对于无症状感染者的处置是发现即隔离并且于2个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在隔离期间继续进行核酸检测以及进一步观察其是否出现症状,也可以对其使用一些抗病毒药物进行干预。原则上连续两次标本核酸检测阴性后才可解除隔离。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无症状感染者”? 如今检查是否为无症状感染者唯一的确诊方式就是核酸检测,但是大部分地区核酸检测盒的数量都是有限的,为了避免医疗资源浪费,可以进行自我诊断。 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呼吸内科主任郭红荣称,如果无疫区旅行史,而且没有家庭聚集性发病,没有与确诊或疑似病例接触史,不需要过度担心。但如果有相关流行病学史,就算自身并无症状也要及时上报,并且做好相关隔离工作。 近期,随着国内输入性病例的增加,对于外来输入人员中是否存在着无症状感染者的疑问,郭红荣则建议:“在境外归国人员隔离期间,对疫区来的人员进行核酸检测或基因测序,以此来确定是否存在无症状感染者。” 本报综合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