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三大运营商 针对通报进行整改 本报综合消息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布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通报指出,中国移动存在“不知情定制等侵害群众利益”“会议多、文件多、营业厅员工加班多”“一线网点多为外包合作经营”“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 中国移动表示,自2019年3月中央第六巡视组开展巡视以来,通过缩减厅店面积、转岗营业人员、关停并转不能盈利的亏损厅店,节约了成本;将积极推动简化资费、资费自选模式试点、在售资费全量公示和简化套餐变更互斥规则等举措,促进透明消费等。 中国联通存在“套餐数量多、看不懂、选择难”“虚拟运营商骚扰电话偏多”等问题。 中国联通对此表示,持续加大线上线下产品清理力度,及时下架不符合市场需求产品;简洁、全面公示在售套餐完整内容,优化套餐规则;加快解决骚扰电话投诉多、不知情定制投诉,特别是整治虚拟运营商骚扰电话偏多问题;制定整改目标,重点约谈问题省分公司,建立通报机制等。 中国电信存在“套餐复杂、用户难选择”“新老用户不同权、虚假宣传不限流量”“骚扰电话垃圾短信”“APP获取权限不规范”等问题。 中国电信表示,持续清理低效销售品,大幅压降在售公众套餐数量;明确门店分类办理权限,1-3级厅实现同店同权,全面落实新老用户不同权、不限量宣传“五不准”要求;持续强化端口集中审批报备,严格执行违规立即关停,不断提升垃圾短信拦截管控效率;建立面向客户的增量自营APP评估报备机制,组织开展相关培训等。 长期以来,三大运营商一直被指责为“服务质量与大众期望之间的差距过大”。尽管在监管部门的严格命令下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用户对运营商的期望也在不断提高,如何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值得思考,也为未来的基础电信改革提供了一个参考维度。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