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九曲巷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战疫
 
标题导航
罗湘兰老师
剃头匠
2020年03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剃头匠



□崔炳信
  “理发”一词,最早出现于宋代文献中,朱熹在注疏《诗·周颂·良耜》中“其比为栉”一句里注明:“栉,理发器也。”那时对剃头匠有个特殊的称呼叫“待诏”。
  据考证,剃头匠这个职业,是在清兵入关后才兴起的。当时清朝统治者强迫汉人依从满族剃发习俗发出“剃发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在这种高压的政治环境下,就产生了剃头匠这个职业。
  记忆中的剃头匠,挑着剃头挑子走街串巷,多数以赶大集的方式给人理发。找一处或避风向阳或有树遮荫的地方,六七个人一字排开,燃旺炉中火等待理发人的到来。剃头匠的挑子是有讲究的,一头放的是供理发者落座的小凳,凳子下面有三个小抽屉,盛放着理发工具、毛巾之类;另一头是盆架,底下是烧热水的小炉子(俗话说的“剃头挑子一头热”正是由此而来吧);在盆架一旁往往还要立一小杆,挂有自己的招牌和长长的铛皮(即刮刀布),理发过程中发现剃刀不快了可以在铛皮上来回蹭几下。当客人被披上白色的披布,接下来就是享受的过程了,洗头,剃发,刮脸,一气呵成,尤其是刮脸环节,当热腾腾的毛巾敷上你的脸,当刀片在你皮肤上游走,那叫一个舒爽。那年头没有理发店,不论是上了年纪的,还是年轻人或者小孩,都要到集上剃头。特别是进了腊月,或者是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剃头的人接踵而至,排队等候。那阵势,既热闹又壮观。
  跟别的行业一样,剃头匠之间也是有竞争的,要在服务上下工夫。不愧是“做天下头等事业”,剃头匠一副挑子走天下,个个都是多面手,既能剃头、刮脸,梳理发辫,又能捶背、按摩、正骨、剪鼻毛、掏耳朵、清眼睛。为了讨好顾主,理发收尾处,剃头匠都会拿出自己的绝活儿,对头、颈、肩、胳膊、后背等部位来一番恰到好处的按摩,睡落枕的脖子、酸痛的腰背,剃头匠三招五式即可手到病除。掏耳朵也是件令人极有快感的事儿,用钝刃小刀在耳孔巧妙地转几圈,再用小竹绒球挠几挠,使人阵阵麻酥,如此贴心服务,何愁留不住老顾主?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