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看点
 
标题导航
心爱同行 相携成长
植绿校园 播撒希望
2020年04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爱同行 相携成长



共同参与有效陪伴
  近期,由山东教育卫视主办的《超级家访》栏目经过层层甄选,潍坊市北海学校实验学区的四组家庭有幸参加了节目录制。各组家庭在节目中真实呈现了日常的亲子互动,既反映出各家庭的教育理念及优势,又反应出存在的各种问题,专家点评为幸福和谐的亲子关系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4月5日,本报邀请了这四组家庭来分享他们的家庭教育理念。
  殷正勋:6岁
父母职业:教师
家庭教育理念分享:没有优良的家庭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家庭教育重在塑人,教会孩子做人是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家庭教育若不科学,不能够把握目标,有的放矢,必然培养不出身心健康的孩子,这样的教育是不合格、不完整的。

  专家点评:殷正勋家庭《和睦的家庭能给孩子带来什么?》这期节目告诉我们,父母对孩子的有效陪伴,是帮助孩子获取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只有爸爸妈妈共同参与,智慧碰撞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陪伴的教育才有意义。殷正勋正是在这样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幸福地成长着。
均衡滋养爱即付出
  王高俊谦:9岁
  父母职业:自由职业者
  家庭教育理念分享:陪伴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与孩子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不让我们的爱留有遗憾。

  专家点评:王高俊谦家庭《“电子保姆”的危害有多大?》这期节目告诉我们,二孩家庭中,对两个孩子爱的权衡影响着孩子,尤其是第一胎心理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爱即付出,只有通过充分恰当的沟通,让“老大”们意识到,无论对哪个孩子的照顾都是一种爱的付出,让孩子们真正懂得“手心手背”都是父母的“至亲”。
  张司米:7岁
  父母职业:教师、警察
  家庭教育理念分享:培养和建立孩子的自信比什么都重要,希望孩子能成为一个内心充满阳光、心地善良、热爱生活的人,不与谁争,只为做最好的自己!

  专家点评:张司米家庭《孩子拖沓的背后是什么?》这期节目告诉我们,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规律,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同时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做好“灯塔”的指引,并不断激励她前行。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安全的家庭环境中感受到爱,健康快乐成长。

彼此信任给予鼓励
  贺铭宇:12岁
  父母职业:自由职业者
  家庭教育理念分享:无论跟谁都要和谐相处,多看别人优点。做人要诚实坦率,男人要学会担当责任。

  专家点评:贺铭宇家庭《如何培养有担当的孩子?》这期节目告诉我们,孩子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只有给他们充分尊重,才能获得彼此相互的信任。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并鼓励他、帮助他努力实现,这样才能让孩子变得有所担当。
帮助孩子寻找 追求幸福的能力
  潍坊市北海学校实验学区校长张秀芳表示,一个孩子的成长综合了家庭、学校、社会诸多方面的因素。对于父母来说,教育和陪伴孩子长大是一个辛苦而幸福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简单爱的给予,而是帮助孩子寻找适应未来生活的“钥匙”,这把“钥匙”就是追求幸福的能力。没有哪一对父母天生具备这一能力,他们需要不断学习和领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还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这便是我们常说的“家校共育”。实验学区自创办之日起就一直十分重视家校合育工作,在教育中时刻不忘带动家长的成长。九年来,通过学校推荐教育书目、优秀家长育儿分享、教育专家主题报告、校长精准教育分析等策略,全面提升家长的教育素养,尽力做到家校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的统一和谐。这次四个家庭在山东教育电视台的采访展示,足以证明九年的付出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文/图 本报记者 王叶妮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