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要闻 |
第03版
五一来啦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价格不到进口疫苗一半,我国成全球第三个HPV疫苗自主供应国家 近日,首个国产宫颈癌疫苗(HPV疫苗)获批,将正式上市,5月份起可预约接种,价格不到进口疫苗价格的一半。历经18年,我国成为继美国、英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HPV疫苗自主供应的国家。就在今年3月16日,这个国产宫颈癌疫苗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PQ认证的形式审核,正式进入技术审评阶段。目前,已有印尼、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签订了引进国产宫颈癌疫苗的合作协议。 打破国际垄断,开创新型的疫苗研制技术体系 近日,国家药监局批准首个国产双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大肠杆菌,商品名:馨可宁)上市注册申请。这意味着中国成为全球继美英后第三个成功研发生产HPV疫苗的国家。该产品目前正准备投产,适用于9-45岁女性,9-14岁女性只需要接种2针,15-45岁女性接种3针。 宫颈癌是目前可通过接种宫颈癌疫苗和进行宫颈癌筛查从而预防的癌症。作为宫颈癌的高发国家,我国面临宫颈癌疫苗缺口10亿支的困境。此前,全球仅有三款宫颈癌疫苗面世,进口价格昂贵。研制质优价廉的国产宫颈癌疫苗是我国的重大民生需求。2002年,厦门大学与养生堂携手开始宫颈癌疫苗的研究。 但国外药企巨头早在1990年就涉足该领域,并围绕宫颈癌疫苗的研究构筑了全面的专利保护体系。面对“拦路虎”,研究团队另辟蹊径,从抗原表达技术上入手,采用独创的一种新型疫苗研制技术体系——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该体系安全性高、生产成本低廉、生产速度快。但与国外采用的真核表达系统相比,由于大肠杆菌不具备这一系统的“翻译后修饰”等高级功能,“大肠杆菌不能用来做基因工程疫苗的说法”也成了当时疫苗界的普遍观点,国内外一直未有成功的先例。 一个从没做过疫苗、不知名的年轻中国团队,能做好周期在10年以上、从技术平台到产品的原始创新吗?研究团队饱受质疑。但他们顶住压力,默默开展研究。
率先敲开了第三代宫颈癌疫苗研制的“大门” 研究发现99.7%的宫颈癌都是因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造成的,目前有超过100种已知类型的HPV病毒,其中至少有14种基因型(即高危型)被认为可以导致宫颈癌。 根据疫苗覆盖的病毒亚型的种类多少,宫颈癌疫苗可分为二价、四价和九价等。二价HPV疫苗对2种高危型别有保护作用,中国人群中84.5%的宫颈癌由这两种引起。四价HPV疫苗在二价HPV疫苗基础上增加了两种低危型别,能减少尖锐湿疣的发生,九价HPV疫苗则在四价的基础上又增加了5种高危型别。 中国研究团队并不是一开始就追求高“价”,而是综合了国内需求和自身技术成熟度,采取了“分代研究”的策略。目前,第二代宫颈癌疫苗(九价)已完成II期临床试验,即将开展Ⅲ期临床试验。同时,研究团队发展结构疫苗学技术,率先敲开了第三代宫颈癌疫苗(二十价)研制的“大门”,保护率有望达99%以上。 如今,该研究团队围绕第一代二价、第二代九价、第三代二十价宫颈癌疫苗,在我国提交的正式专利申请均已获得授权,还在美、英、法等国获得64项专利权,成功构建了自主的专利保护网络。基于自主知识产权,2019年9月6日,养生堂厦门万泰成功与全球疫苗巨头葛兰素史克签署全球合作协议,研制新一代宫颈癌疫苗。中国宫颈癌疫苗技术将走向全世界。 本报综合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