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决战决胜2020全国两会 |
第03版
决战决胜2020全国两会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代表委员谈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当前,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但我们仍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如何做好接下来的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如何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代表委员纷纷围绕这些话题谈看法、提建议。 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当前,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势头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国内个别地区聚集性疫情仍然存在。代表委员纷纷表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慎终如始、再接再厉,持续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 “我们将落实防控责任,做实健康知识宣传,提升检测能力,加强核酸检测、血清检测和无症状感染者筛查管控;扩大检测范围,提升检测能力、效率和质量,实现应检尽检、愿检尽检、能检尽检;落实核酸检测与无症状感染者筛查信息报送制度。”湖北省江陵县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所健康教育应急办主任李霞代表说,“切实加强疫情防控指导,根据本地疫情特点,加强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复学复课防控技术指导,科学规范公众防控行为,完善群防群控工作机制,构建完备的疫情防控屏障。”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张伟代表建议,进一步强化无症状感染者的科学管控。 预防是防控最有效手段 根据目前新冠病毒的病原和临床研究进展,预防是防控病毒传播的最有效手段。 代表委员认为,这就要求优化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能设置,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强化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职责,督促落实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责任,健全疾控机构与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职责,夯实联防联控的基层基础。 不少代表委员建议,新时代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要坚持预防为主,创新方式方法,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完善公共卫生设施,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将出门佩戴口罩、垃圾分类投放、保持社交距离、推广分餐公筷、看病网上预约等健康文明的做法推广开来、坚持下去。 社区是青少年最主要活动场所之一。“希望能将社区儿童青少年体育纳入全民健身、社区发展规划中。”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扬委员说。 据《人民日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