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综合消息 6月4日,教育部网站刊发常态化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前提下学校文明卫生、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倡导。内容提出,要有良好卫生习惯,提倡分餐制,不能分餐时使用公勺公筷。在校用餐尽量自备餐具。 在健康生活方式方面,合理安排学习、生活、体育锻炼,劳逸结合,作息规律,增强身体免疫力;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促进体质健康,锤炼意志品质,培养锻炼习惯;掌握爱眼护眼常识,学会识别不良用眼环境;重视维护心理健康,促进社会适应;远离烟酒,杜绝网络成瘾,拒绝毒品诱惑。 良好卫生习惯方面,勤洗手,正确采用“七步”洗手法;经常洗澡,科学刷牙;提倡分餐制,不能分餐时使用公勺公筷;在校用餐尽量自备餐具。 均衡营养膳食方面,主动减少盐、糖、油摄入,增加优质蛋白质和新鲜蔬菜水果摄取;每天饮用足量的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 健康文明行为方面,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在交谈、候车、等电梯、排队时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佩戴口罩,不在公共交通工具内进食;不随地吐痰;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捂住口鼻或用肘部遮挡。 维护环境卫生方面,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动;自觉参与垃圾分类;减少一次性餐具使用,减少污染和浪费。 科学就医用药方面,按规定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发现传染病,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合理利用学校、家庭周边卫生服务资源;发热或患呼吸道疾病时佩戴口罩,及时就诊,配合医生治疗,用药遵从医嘱,不擅自使用处方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