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人文潍坊 |
第02版
人文潍坊 |
第03版
人文潍坊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在奎文区虞河路和鸢飞路之间的虞河南岸,散落着几座深灰色的欧式建筑,这就是二战期间日本法西斯在华设立的专门用于关押西方侨民的潍县乐道院暨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 一提到“集中营”,很多人会联想到奥斯维辛集中营。上世纪90年代,一部《辛德勒的名单》将位于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推到世界人民面前,揭开了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进行的种族灭绝性的大屠杀罪行。潍县乐道院暨西方侨民集中营被世人称为“东方的奥斯维辛”。这里记录着被关押的西方侨民暗无天日的非人道岁月,洒满了侨民的血泪。 历史可以沉寂,但无法被遗忘。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在这个特殊时期,记者走进潍县乐道院·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经过了岁月沧桑的洗礼,这座百年建筑依然巍然屹立,依然肃穆庄重。它是历史的见证,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是潍坊文化博大宽容的见证。 本期撰稿:李楠 隋炜凤 李宜龙 主编:马道远 副主编:李海滨 值班主任:王兵 美编:许茗蕾 校对:代进(A1、A4、A5) 曾艳(A2、A3、A8)封敏(A6、A7) 图为乐道院十字楼。 本报记者 巩建国 欢迎广大读者提供新闻线索并提出宝贵意见,本周刊邮箱为wfwb6087@163.com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