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调查
 
标题导航
已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
去年上半年审理的刑案危险驾驶罪最多
我市中小学生近视筛查启动
下周一将试鸣防空防灾警报
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公开征集关于“六稳”“六保”政策措施落实的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
潍坊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预报
今日生活指数
便民服务电话
2020年06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已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



  据央视消息 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开发的重组全人源抗新冠病毒单克隆抗体注射液(以下简称“JS016”)近日获国家药监局批准,进入Ⅰ期临床试验。6月7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完成了首例受试者给药。这是全球首个在健康受试者中开展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临床试验,候选新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旨在为探索JS016在人体中抗新冠病毒的治疗与预防效果提供依据。
  这项临床试验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方法,由华山医院张菁教授与张文宏教授联合主持,目的是评价JS016静脉输注给药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中的耐受性、安全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免疫原性。
  张文宏教授表示,中和抗体可针对新冠病毒精准进攻,具有独特的靶向性,能阻止病毒在人体内复制,快速产生作用。希望在Ⅰ期临床试验中证明JS016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为后续临床计划提供数据支持。中和抗体疗法有望率先成为抗击新冠病毒的治疗选择。
  除了潜在的治疗效果,中和抗体药物还有望预防病毒感染。与疫苗不同,这种药物更适用于应急状态下重症监护病房的医护人员、高龄老人等重点人群的预防。
  据介绍,该候选新药源自新冠肺炎康复期患者体内。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分离出新冠病毒中和性单克隆抗体;再利用流式细胞技术,进行阻断试验分析,筛选出中和活性很强的抗体并在体外重组表达。在科技部、上海市科委等部门支持下,君实生物对中科院微生物所筛选的抗体进行多路并行开发,完成了蛋白表达、免疫球蛋白Fc段(可结晶段)工程化改造、细胞株构建等抗体工艺开发和规模化生产的关键步骤。
  临床前研究显示,JS016对新冠病毒S蛋白的受体结合区域(RBD)表现出极高的特异性亲和力,达到纳摩尔水平,能够抢先与病毒结合,从源头上阻断病毒入侵宿主细胞。
  在安全性方面,JS016抗体基因来源于康复病人单个B细胞,是全人源天然抗体,预计有较好的安全性。此外,为了减少抗体介导的急性肺损伤风险,确保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科研团队对JS016进行Fc段改造,有效降低了可能存在的抗体依赖增强效应(ADE)、抗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以及细胞吞噬效应。临床前食蟹猴毒理学研究中,最大耐受剂量、未观察到明显毒性反应剂量是人体临床试验推荐起始剂量的数十倍,意味着存在较大的安全窗。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