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于氏家族所办私立小学在民国年间颁发,具有较高研究价值 家住潍城区十笏园小区的滕东野老人收藏了一张潍县于氏私立高小学校民国六年(1917)颁发的毕业证书,这张毕业证距今已有103年。6月16日,经我市文史专家于家干确认,这是首份证明于氏家族在民国年间创办私立小学的物件。 毕业证保存较为完整,字迹十分清晰 今年74岁的滕东野老人喜欢收藏潍县的老物件。说起这张小学毕业证的来历,滕东野老人说,很多朋友都知道他喜欢收藏,经常帮忙留意潍县的老物件。前几天,有朋友告诉他,在朋友家中看到一张小学毕业证书,问他有没有兴趣。滕东野当即和朋友前去拜访,他看到这件老物件后爱不释手,经朋友说合,最终收藏了这张毕业证。 6月16日,记者看到,老人收藏的这张小学毕业证书长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纸张已经有些泛黄,但保存得还算完整,字迹十分清晰。上面写着“毕业证书”四个大字,内容为:“学生刘学正,系山东省潍县人,现年二十二岁,在本校高等科修业期满,考查成绩及格,准予毕业,此证。潍县于氏私立高小学校长于乐津。中华民国六年”。这张毕业证上,盖有校长及学校的印章 “当时的小学五年级以上是高小,一至四年级是初小,这位刘学正是小学高小毕业,毕业时22岁了。”滕东野说,这张毕业证上显示的年份为民国六年,或许这所学校在清朝时期就有了。 填补了民国年间教育记载的一项空白 滕东野老人说,他还收藏有老潍县曹氏的一些契约文书,可以反映出当时老潍县曹氏家族的情况以及当时土地、房产买卖的情况。这张于氏家族创办私立小学的毕业证以及这些契约文书不仅是收藏品,也是一种文化传承,他会倍加珍惜,将它们保存好。 看到这张毕业证后,我市的文史专家于家干异常激动。他表示,潍坊是一个文化大市,自古文风昌盛。旧社会各名门望族大都开办私立学校,藉以惠及桑梓。民国时期潍县首富丁叔言遗稿介绍,潍县于氏人数众多,属于全县第二大姓。但是,现有文献记载中尚未有于氏家族办校的记载,这是首份证明于氏家族在民国年间创办私立小学的文物,填补了民国年间教育记载的一项空白,很有研究价值,也是他们于氏家族的一份骄傲。 文/图 本报记者 刘晓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