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健康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看点
 
标题导航
夏季驱蚊 选对方式很重要
感冒了辨清四类药
妥善保管药品避免孩子误食
2020年06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妥善保管药品避免孩子误食



  生活中,一些孩子出于好奇心,看见家长吃药,以为是甜甜的糖果,经常会趁着家长不注意偷尝。前段时间,市区一名3岁幼儿因为误服降压药,被家长紧急送往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所幸就诊及时,孩子得以成功救治。该院急诊科主治医师郭玉秀介绍,如能被及时发现,得到正确处理,孩子大多能获救,如果疏忽未能及时发现或患儿不能得到有效救治,可能会危及生命。
  孩子误服药物,家长应该怎么办?郭玉秀表示,首先应尽快弄清孩子误服药物的名称、时间和剂量。同时,家长在送孩子去医院时,应将错吃的药物或药瓶带上,以便医生识别,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家长可在家先行催吐,方法是用手指或筷子压舌根部,尽量让孩子吐出药物。
  需要注意,误服的如果是一般性无毒副作用的药物,如保健品、普通中成药等,且剂量不大时,家长可以在家里催吐,但在特殊情况下,比如孩子出现神志不清的状况,家长就要立即送往医院救治;如果孩子误服毒副作用较强、剂量较大的药品,如降压药、降糖药、避孕药、安眠药以及治疗心率失常药物等,应及时送往医院治疗,切勿延误时间;如果误服了腐蚀性较强药物,如强碱、强酸性药物,切忌催吐。
  在送往医院前,可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比如误服强碱药物,可服用食醋、柠檬汁、桔汁等酸性液体;误服强酸药物,应使用肥皂水、生蛋清、牛奶,保护胃黏膜尽量减少药物腐蚀;误服碘酊、碘酒等腐蚀性强的化学消毒剂,切忌催吐,可让孩子服用米汤、面汤等含淀粉的液体;如果误服过氧乙酸化学消毒剂,应立即饮用牛奶或鸡蛋清等,保护消化道黏膜,并及时送至医院;误服消毒液等化学品,切忌催吐,应立即将孩子送至就近医院治疗,切勿舍近求远,错过治疗时机。
  郭玉秀表示,平时家长一定要妥善保存药品,将药物放在固定的药箱中收纳并上锁,每次服完药后要把剩余的药品收好,并将药箱放在孩子碰触不到的地方;将家中的清洁剂、消毒剂及有毒物品进行有效的管理,切勿将其装进饮料瓶内,让孩子误认为是饮料而服用,要将它们放在孩子不能触碰到的地方。
  另外,儿童和成人药物应分开存放,定期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将过期药品及时丢弃。家长给孩子喂药时不要把药品称为糖果,以免给孩子留下错误印象,误将药品当糖果服用。孩子生病期间,需在家长的看护下服用药物,家长需严格遵医嘱用药,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不能盲目、过量服用。
  本报记者 邓永杰 通讯员 张立敏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