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潍坊人文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潍坊人文

第02版
潍坊人文

第03版
潍坊人文
 
标题导航
潍县解放烟业再现生机
2020年06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县解放烟业再现生机



  胶济铁路沿线一带烟农,在外国资本及中国买办、地主、高利贷者压榨之下,生活愈行艰困。日本全面侵华不久,日本人独霸山东烟草市场,烟农境况雪上加霜。抗战胜利,国民党政府无力恢复烤烟生产。潍县获得解放后,二十里堡烤烟厂才在人民政府管理下恢复生产,烟草种植区再现生机。
  
遭受多重压榨 烟农濒临绝境
  “几年来英美烟公司老厂的关闭,许多工人固然遭到失业的痛苦,但无数种烟的农民间接也受到莫大的打击。烟草的生产在最初似乎推动了烟业生产的前途,而结果却不然,招致了一种不可避免的农业恐慌!”
  1937年3月15日,上海《中华日报》每周增刊发表署名“筱苏”的文章《英美烟公司支配下的鲁东烟区》,通过大量调查,做出了与徐永绥“破产了的农村愈是不可救药”一致的结论。
  英美烟公司是颐中烟草公司的母公司。鲁东烟区,是指颐中烟草公司二十里堡烟叶分部负责范围内,以胶济铁路沿线潍县烟区为中心,向东延至安丘黄旗堡、向西延至益都、辛店一带的美种烟种植区。
  筱苏分析,烟草种植面积的扩大,加深了中国农产商品化的程度;帝国主义在中国农村中推动了市场关系的相对发展,使农民对货币的需要更加迫切,对市场的依赖更加密切,同时加强了商业资本对农村经济的统治。
  据筱苏调查,产烟最早最多的潍县,国内几个较大的银行都设有分行,如中国银行、实业银行、交通银行等。此外,尚有平市官钱局及多家银号、钱庄也杂混进去,在帝国主义支撑之下,尽其“触手”之能事,而从事剥削。
  论及外国资本家对中国烟农的压榨时,筱苏举例述道:“每年当烟市在热闹时,放烟幕是绝妙的诡计,尤其是目前中日问题闹得正凶的时候。这些已弄得乌烟瘴气,使一般无知农民去上他们的当。又加在初开磅生意清淡时价格非常之好,的确有几家农民会得到这种恩惠,于是便大放空言:今年价格比上年好,有烟的还是赶快卖掉吧!这种消息一传开去,大批的烟车便会挤到收烟厂的门口。这样一多起来,拼命杀低价格的良机到来了,于是他们会花了很少的钱,而得到成色很高的烟。”
  收烟厂洋老板的诡计,不仅这些。每天上午,他们会将开秤的时间故意延迟。门外队伍已经排得老长,他们偏不开秤。等到开了秤,那洋技师会装出满不高兴的样子,任烟农怎样喊先生,他照旧不理会。烟农半夜里老远跑来,天一亮就开始排队,有的等了大半天还挨不到近前。最后,即使价格再低,也只好忍痛、忍气将烟叶卖掉。在收烟厂,烟农不敢有丝毫不满的表示,只有在返回途中大骂几声,发泄一下心中的愤恨。
  筱苏的文章论道:“农民种植烟草以后,帝国主义从农民身上剥削了最大部分的利润,而其代言人买办阶级,却也榨了不少的油水,而烟草的生产者却倒了最大的霉,有时甚至连成本都收不回来。近数年来世界经济恐慌的怒潮在日益澎湃,英美烟公司直接受到了恐慌的影响,便把烟草的价格跌之再三,将恐慌的重担转嫁到农民身上,因此种烟的农民渐次走上惨痛窒息的道路。”
颐中公司撤走 日方全面接管
  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战争开始。1938年1月10日,日军侵占潍县。1939年2月,日本在北平成立华北烟草株式会社(中文名称为华北烟草股份有限公司);不久,将原在山东的日商南信烟草株式会社、米星烟草株式会社、山东烟草株式会社合并,成立华北烟草株式会社青岛支店,与颐中烟草公司争夺山东烟叶市场。
  华北烟草株式会社青岛支店成立后的第一个收烟季,在黄旗堡、辛店、谭家坊设收烟厂;颐中公司仍以二十里堡为基地,在黄旗堡、杨家庄、辛店等地设收烟厂。收烟季结束,华北烟草株式会社青岛支店收烟1300多万斤,颐中烟草公司1250多万斤,本地烟商1000多万斤,日本代办商300多万斤。在此之前,日商收烟不及颐中烟草公司的三分之一,这次一跃赶超。
  1939年,鲁东烟区烟草种植面积并未减少,但收烟量明显下降。此前数年各烟商在鲁东烟区的收烟总量一直保持在5000万斤以上,这年仅有4000多万斤。这说明,至少有五分之一的烟叶压在了烟农手中。其后果显而易见:烟农已经将大部分甚至全部粮田改为烟田,往年靠卖烟所得购买粮食,这年烟叶滞销,烟农中闹饥荒者大大增加。
  尽管收烟量骤增,但日本人独霸山东烟草市场的目的仍未达到,于是施出诡计:统一收烟价格,由山东省陆军特务机关监督制定;本地烟商、日本烟商可为华北烟草株式会社青岛支店代为收购,华北烟草株式会社青岛支店尽量与烟草合作社联系,全部包办,由山东省陆军特务机关与兴亚院华北联络部监督执行。说到底,日本人企图在军方压制下垄断山东烟草市场。
  全面抗战开始后,胶济铁路交通时断时续。1940年春,颐中烟草公司将在二十里堡的烟叶分部、烤烟一厂、烤烟二厂全部撤往青岛。这年收烟季结束,日本人之诡计见到效果:华北烟草株式会社青岛支店共收烟2500多万斤,其中包括本地代办商与日商为其收购的1000多万斤;颐中烟草公司直线下降,仅仅750多万斤。在以二十里堡为中心的潍县烟区,颐中烟草公司的收烟量是零。这一年,鲁东烟区收烟量又减少了将近1000万斤,烟农境况愈加悲惨。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美、英等国家对日宣战,华北烟草株式会社青岛支店将颐中烟草公司在青岛的机构以及二十里堡的厂房、设备等全部接管。他们将原颐中烟草公司二十里堡烤烟一厂、二厂分别改为山东二十里堡振兴一厂、二厂,其中二十里堡振兴二厂被日军征用。华北烟草株式会社青岛支店的收烟机构为买烟部,在胶济铁路沿线烟区设坊子、黄旗堡、潍县、二十里堡、益都、杨家庄、谭家坊、辛店、张店九个收烟支部,其中二十里堡收烟支部主任为玉松。日本人终于实现了独霸山东烟叶市场的美梦。
  日本投降后,山东二十里堡振兴一厂、二厂由国民党山东省第八区专员公署接管。第八区专员张天佐买通民航空运队青岛办事处人员,用飞机将积存的200多吨烟叶陆续运往青岛贩卖,厂内设备也拆毁变卖,两处厂区成为驻军场所。

二十里堡解放 烟厂恢复生产
  1948年春,华东野战军发起潍县战役,胶东军区西海军分区第一团(简称西海一团)负责攻打二十里堡车站、二十里堡机场。
  4月9日傍晚,潍县城外围第一战在九龙山打响。仅仅两个小时,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二十六师七十八团全歼九龙山据点国民党守军。当晚,驻守二十里堡车站的国民党第八区自卫总队二团三营撤逃。
  4月10日凌晨,西海一团政委兼团长杨家华率部逼近二十里堡车站,发现车站周围毫无动静。派前哨探察,发现站内仅有值班人员。
  杨家华派一营进入二十里堡车站进行接收,西海一团宣传股股长刘子坚在日记中以“楼房壮丽”四字形容。
  4月27日,潍县城获得解放。4月29日,潍坊特别市政府成立,决定原二十里堡烤烟一厂(北厂)准备恢复生产,二厂(南厂)改由汽车设备厂保管使用。8月,山东省大华烟草公司在二十里堡成立,统管烟叶的生产、收购、复烤加工、销售等业务,隶属华东局工商部,张戟任经理。大华烟草公司下设秘书部、营业部、会计部、保管部、运输部、烤烟部。原烤烟二厂收回重建烤烟厂,归烤烟部管理。
  潍坊特别市政府将烤烟厂列为恢复生产的重点企业,拨专款用于恢复生产。8月15日出版的《新潍坊报》报道:“烤烟厂正积极动工修理机器和厂房,筹划开工。该厂规模很大,分南北两厂,有烤烟床四部,每部每日烤烟量在八万斤左右,如四部烤床一起开动,每日产量在三十万斤以上……民主政府积极筹划开工的消息传开后,周围群众莫不欢欣鼓舞……据该厂负责人云,至晚一个半月可竣工。这样看,新烟入市(农历八月间),该厂开始烤烟无问题。”
  9月28日,烤烟厂开机生产,当年复烤烟叶869万斤。新中国成立后,二十里堡的烟叶复烤获得更快发展,附近地区烟草种植恢复生机。
  资料来源:《潍坊烟叶复烤厂厂志》及民国时期《中国农村》杂志、《申报》每周增刊、《中华日报》每周增刊、《新潍坊报》《中国农村动态》等。
  本期图片为李之凡提供(署名除外)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