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穿桥涵交出防汛成绩单 |
记者冒雨探访,部分桥涵排涝能力仍严重不足 |
|
8月6日,我市城区范围内迎来了长时间的强降雨,不少路段出现严重积水,下穿桥涵更是迎来了严峻考验。今年,有几座下穿桥涵进行了防汛改造,具体改造效果如何?当天,记者实地探访发现,部分下穿桥涵虽然进行了防汛改造,但防汛排涝能力依旧严重不足。 ▼成绩优良 鸢飞路、潍州路铁路桥下,排水较快未影响通行 8月6日中午11时50分许,记者来到鸢飞路铁路桥看到,桥下基本没有积水,车辆都照常通行。 记者观察发现,由于鸢飞路铁路桥两侧的地势非常高,雨水顺着坡道汇集到铁路桥下,而且铁路桥两侧桥壁上也有排水管,但桥下积水不是很明显,排水较快。 附近一家汽修厂的工作人员刘先生告诉记者,往年遇到这么大的雨,桥下的积水就很深了,但今年明显好多了,桥下几乎没有积水。看来,鸢飞路铁路桥的防汛改造起到效果了。 潍州路铁路桥同样进行了防汛改造,不过这里面临的防汛压力要比鸢飞路铁路桥大。中午12时许,记者来到潍州路铁路桥看到,桥下已经产生了积水,但车辆可以照常通行。 潍州路铁路桥两侧的电子警示屏上,发出了“桥洞中有积水、小心通行”的提醒。在降雨量最大的时段,奎文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组织过往车辆从桥两侧的辅道通行,没有采取封路措施。在降雨量略小之后,桥下的积水很快就排干净了。 另外,记者在去年通车的新华路青银高速下穿桥涵看到,排水效果非常好,桥下的路面上几乎没有积水,车辆和行人都能正常通行。 ▼不甚理想 长松路铁路桥等桥涵大都产生了积水,禁止通行 当天,长时间的降雨让长松路铁路桥和春鸢路铁路桥桥下,都产生了大量积水,车辆和行人无法正常通行。两座铁路桥进行了临时封锁,禁止通行。 当天上午10时50分许,降雨量逐渐增大,潍城区的防汛人员赶到了辖区内的几座铁路桥进行现场值守,劝导过往车辆绕行。 当天中午11时20分许,长松路铁路桥、春鸢路铁路桥和青年路铁路桥桥下几乎都没有积水,还可以照常通行。但短短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长松路铁路桥和春鸢路铁路桥下的积水就超过了半米,车辆和行人已无法通行。执勤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对两座桥进行了封闭。 当天下午1时许,长松路铁路桥、春鸢路铁路桥、腾飞路桥涵、高家西路桥涵附近都设置了警示标志,封堵道路,杜绝车辆和行人通行。 三座下穿青银高速桥涵积水很深,有车辆被淹 当天下午1时许,记者来到今年刚通车的文化路青银高速下穿桥涵,看到桥下已是一片汪洋,防汛排涝能力并不理想。 桥涵内,一辆黑色轿车被淹,几位工作人员正协助一辆铲车进行救援。积水淹到了救援人员的肩膀位置,黑色轿车几乎快被淹没。据介绍,这辆车在驶过桥涵时被淹熄火,由于积水太深,车主只能从天窗爬出来。 附近多位市民表示,文化路青银高速下沉桥涵今年刚通车,大家对这里的情况不是很熟悉,相关部门应该提前安排人员来驻守,避免车辆和人员冒险通行造成损失。 同样是今年刚进行了防汛改造的新元路青银高速下穿桥涵,防汛情况也是不理想,路面积水特别深,车辆和行人根本无法通行。 新谊路青银高速下穿桥涵也进行了防汛改造,今夏的前几场降雨中一直没有出现严重积水,但在当天这场强降雨面前,暴露出了问题。整座桥下已经变成了一条河,车辆和行人无法通行。 ▼防汛部门 在14座下穿铁路桥涵建积水警示和通行保障系统 我市的各类下穿桥涵数量多,为了缓解汛期易涝的难题,自去年开始对各类下穿桥涵展开隐患整治行动,提高下穿桥涵的防汛能力。 通过8月6日的这场强降雨来看,下穿桥涵的防汛改造效果有喜有忧。像鸢飞路铁路桥和潍州路铁路桥的防汛改造,是增设大口径排水管道,将雨水排入到白浪河河道中。遇到大雨、急雨、长时间的强降雨时,这两座铁路桥下虽会有积水,但排水速度比以前快了许多。 不过,目前城区多数下穿桥涵距离河道较远,最主要的防汛方式还是采用泵站抽水排入附近市政排水管网的模式。这种防汛方式,在降雨强度不大时效果比较明显。但遇到长时间的强降雨时,超过了下穿桥涵周围的市政排水管网承受能力,依旧会出现积水。 像长松路铁路桥和春鸢路铁路桥,虽然也进行了防汛改造,但效果则相对不够显著。新元路、新谊路高速桥涵,面临着类似的问题。通过当天的降雨考验来看,这几座桥涵应对强降雨的防汛能力依旧不足,桥下还是有大面积积水。只不过排涝能力增强,不会像往年一样,积水几天都排不了。 为确保汛期各下穿桥涵的安全,我市各级防汛主管部门建立了完善的快速响应制度,安排专人值守,如积水过多,立即封锁桥涵,设置警示标识,禁止车辆和行人通行。另外,我市依靠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目前已在城区14座下穿铁路桥涵建成了积水警示和通行保障系统,共在桥头两端设置28块显示屏幕,实时上报桥底积水信息,提醒过往车辆和行人。 文/图 本报记者 赵春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