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刚 王科患了鼻炎,过一会儿就吭哧几下,像骡马打响鼻。老婆催他去看病,王科却蛮不在乎。 那天王科去上班,泊好车,步行到半途想起文件夹还在车上,便返身去拿,恰好碰上主任。主任心情不错,看到王科,脸上的表情少有地聚成了一朵花。王科有些受宠若惊,心下不免有些小激动,一激动就紧张,刚要回应主任,鼻炎出了症状,竟冲着主任喷了一个重重的鼻音。王科眼瞅着主任脸上盛开的花转眼间像焯了水,还没等他解释说话,主任早已离去。 王科的心里突然蹦出一个词:嗤之以鼻。这个词让他的心底莫名打了一个寒颤。王科想,若是他与主任顺路同行,或许还有补救的机会,他会轻描淡写地说是鼻炎犯了。可现在两人正好反向而行,总不好再追上去解释吧!再说,有些解释是需要时机的,错过时机,性质就变了!你怎么解释?跟主任说这不是对您嗤之以鼻,是鼻炎?主任会不会说,“我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吗?” 王科两腿陡然变得沉重起来,他边走边想,主任会不会以为自己对他有意见呢?上一次,自己职称没评上,主任虽然解释了,说下次肯定优先考虑,可他会不会以为自己有怨气呢?还有,这次涨工资的名额、自己职务的变动,也都是近在眼前的事情了……王科越想越后怕,木然地走到车前,竟然忘了回来做什么。 忐忑地上了一天班,回家后王科跟妻子说:“该去治治这该死的鼻炎了。”趁着周末,王科去找了一位有名的老中医,让他开了方子。吃药没几天,王科就觉得呼吸通畅,也不吭哧了。 上班后,王科曾两次看到主任从身边走过,主任都没跟他打招呼,想到上次的那件事,王科的心里又不安起来。同事小林见王科心神不宁,关心地问:“咋了,哪不舒服?"王科愣了一下,忽然心里一动。 于是,接下里的一段日子,王科故意吭哧吭哧,装出鼻炎很严重的样子,特别是在有人的时候。小林注意到了王科的症状,“你这是鼻炎,得去看看。”王科心里一阵窃喜。 过了两天,就连办公室里粗心的大梁也发现了异样,好心劝王科:“你这鼻炎也太严重了,该去瞧医生了!”“是啊是啊。”王科答应着,心里却是一阵失落,吭哧这么多天了,主任咋还没有一点动静呢。 那一天,王科去给主任送材料,不由自主地吭哧了几声。主任看完材料,抬起头认真地看着他:“王科啊,你这鼻炎挺严重了,自己抽个空去看看吧。”此刻,王科竟然激动地眼眶潮湿了,他连连答应着:“主任,我去!我去!” 回到家,王科习惯性地吭哧了几声。老婆急了:“明明治好了,怎么又严重了!再去瞧瞧吧。”王科嘴上说着没事,鼻孔里却又不自觉地吭哧了起来。拗不过老婆,又去瞧老中医。 老中医这次检查得挺全面,也挺细详,检查完了,一脸不解,“不应该嘛。”老中医喃喃地自语着。王科老婆说:“麻烦再开点药吧,这阵子又严重了。”老中医道:“我们中医开药得根据病情,你先生这情况,我有些想不明白……” 王科在旁边,好几次欲言又止,虽说有病不讳医,可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情是无法说得出口的,只能烂在肚子里。王科望着糊涂的老中医,感觉自己也糊涂起来。自己到底是真病还是假病,有病还是没病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