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现在我市进入了气象意义上的秋季,气温明显下降,但不少市民发现,蚊虫并未消停,甚至在有的地方活动更加猛烈了。9月20日,记者走访发现,我市多地开展“灭蚊行动”,减少蚊虫骚扰。 不少社区集中灭蚊 9月20日,多名市民表示,晚上带孩子到沿河景观带或小区水池旁玩耍时,都会遭遇蚊虫叮咬,感觉今年秋季的蚊虫比往年秋季要多。相比往年,今年夏季我市降水量偏多,积水给蚊虫孳生创造了条件。 记者走访发现,不少社区展开了秋季灭蚊工作。连日来,奎文区大虞街道东园社区组织专业人员对主干道、绿化带等公共环境进行消杀灭蚊。东园社区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对公共区域进行了集中喷药,指导居民在家里如何灭蚊。 近日,潍城区爱卫中心会同区疾控中心对辖区内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工作人员来到村居、社区、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对室内外环境卫生、“三防”设施建设和病媒生物消杀记录等进行了全面检查,就规范设置灭鼠毒饵站和科学用药等病媒生物防制技能进行了现场培训。 寿光市发布通知,于9月20日至23日对城区主要道路、公园、绿地等公共区域进行集中消杀。9月20日晚8时,高新区对樱前街(北海路—潍安路)两侧进行了病虫害防治。 降雨频繁蚊虫孳生 在活跃的蚊虫中,有一种伊蚊,能传播登革热。从近年来的监测情况看,我市登革热发生和流行的风险始终存在。从5月份开始,我市部分县市区就具备了登革热传播风险,6-9月份大部分县市区处于中度甚至高度风险,存在登革热局部暴发甚至区域流行的可能。一直到10月份,个别区域的伊蚊幼虫密度仍处于中高风险值。 根据市疾控中心多年的监测,我市主要有淡色库蚊、白纹伊蚊、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和骚扰阿蚊五种蚊虫,能传播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寨卡病毒病、丝虫病等疾病。 今年降雨频繁,形成了很多小型水体,利于蚊虫孳生。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消除蚊虫的孳生环境,尤其是出现的小型水体;市民做好自我防护,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市卫健委发布提醒,市民家或办公室容易存水的地方,需要进行消杀;垃圾桶周边积水需及时清理,农村院落、平房顶部、小区下水道窨井、景观水体,也应进行消杀。 本报记者 邓永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