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 |
潍坊市法律援助中心开展活动提高法律援助知晓率、首选率、满意率 |
|
□潍报全媒体记者 宋树云 2020年以来,潍坊市法律援助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攻坚年”部署要求,立足困难群众法律援助需求,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工作在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和谐稳定的职能作用,开展“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主题活动,提高法律援助知晓率、首选率、满意率,为困难群众提供精准高效、普惠均等的法律援助服务。 畅通法援渠道,助力复工复产。认真办理因疫情导致的劳动报酬支付、劳动关系解除、工伤赔偿、房屋租赁等法律援助案件。对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军人、人民警察、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请,免于审查经济困难状况。对因疫致贫的劳动者、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及因疫返贫群众,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和衔接机制。推行法律援助惠民“诚信通”机制,因疫情导致无法出具经济困难证明的法律援助申请人,启用个人经济困难承诺制度,最大限度方便群众。 精准对接需求,提升满意指数。指导培训法援专职律师在提供相关事项的法律咨询、办理劳动争议纠纷法援事项过程中,首先向申请人释法说理,秉持劳动者与企业应共担责任,共渡难关的法律思维,引导申请人选择尽量运用企业内部、工会、劳动保障部门的劳动争议协商解决机制,促成劳动争议纠纷以和解、调解、联调等方式快速解决,而非直接简单诉诸于劳动仲裁或者诉讼途径,并根据政策梳理情况,向申请人提供非诉讼解决劳动争议纠纷的确切途径。 严控质量评查,打造精品口碑。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案件案前、案中、案后回访及跟踪力度,建立健全法律援助质量同行评估体系,深入开展旁听庭审、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重点加强对涉农民工案件、涉残疾人案件的监督力度,强化评估结果应用,健全办案补贴与服务质量挂钩的差别补贴机制。有效促进了办案质量提升,确保案件质量“零投诉”,群众满意度达100%,确保涉农、涉残案件办理质量无瑕疵,打造法律援助精品服务口碑。 扩大援助范围,助力脱贫攻坚。按照“应援尽援”的要求,逐步将法律援助对象从困难群体覆盖至低收入群体,将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妇女等老幼残弱群体作为法律援助重点对象,积极参与助推脱贫攻坚。深入摸排脱贫不稳定户、贫困边缘户等基本信息和法律援助诉求,推出有特色、见实效的法律援助服务。进一步深化“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活动和“情暖农民工法律援助”项目,对接法律服务网“农民工欠薪求助绿色通道”功能,深入开展“情暖农民工法律援助”项目,发挥“中彩金”法律援助项目在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中的作用。 同时,该中心加强“智慧法援”建设。应用推广“法援在线”系统,逐步实现法律援助案件从咨询、申请、受理、指派到办案、结案等网上全流程办理,提升法律援助工作效率。依托法律服务网、APP、微信小程序等,实现法律援助“一次办好”,让群众不跑腿也能办成事,实现法律援助“预约办”“在线办”“掌上办”。成立法律援助律师智库,推行“点援制”,申请人可以从“法援智库”小程序中预约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 通过开展“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项目,该中心充分发挥法律援助职能作用,实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提升法律援助社会知晓度和关怀度,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让“数据跑路取代群众跑腿”,打造潍坊“有困难 找法援”品牌,为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决战脱贫攻坚目标提供优质高效、普惠均等的法律援助服务,为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和加速推进法治社会进程助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