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E04版:奎文开发区报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E01版
奎文开发区报

第E02版
奎文开发区报

第E03版
奎文开发区报
 
标题导航
东范家草编重见天日
2020年11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范家草编重见天日



传承民间技艺 重拾草编手艺
  范之让以前在潍坊市育华学校、奎文区金宝双语学校工作,曾任学校副校长,退休后在家中赋闲,就想着重拾村里以前人人都会的草编手艺,为传承民间技艺做点事情。
  范之让告诉记者,他已经退休几年了,亲戚朋友知道他以前是草编的熟手,都催着他给编个茅囤子用。他也老早就想着再拾起草编这个老手艺,不为别的,只求自己能有点儿事干。
  但是,苦于原材料难求,特别是周围“十里八乡”都已经划归城区,没有人再种高粱,也就拖到了现在。今年春天,他在虞河边上自家的老宅基地里,种下了一片高粱,没有麦秸,他就在河边的滩涂上找到了一种野麦子的秸秆代替,割了不少晒干备用。茅草不难找,他早早割下很多,晒干后扎捆运到自己的地下室里。等到9月份高粱成熟,他将高粱秸秆收割后晒干运回,草编的原材料终于算是凑齐了。
  接下来,范之让将自家的地下室简单收拾了一下,当成自己的草编工作室。整理好茅草、野麦秸、高粱秸秆等原材料,拿出早已经定制的不锈钢锥子(一种用铁片做的带弧槽儿的尖形锐利器具)和刀子、锤子,他就下了手。如今,他已经做出了七八个茅囤子,还有几个锅盖,都非常精美。
  东范家的邻里居民听说范之让重拾草编老手艺,纷纷来到他的工作室参观学习,并表示,他们也要准备材料,编个锅盖什么的,留给自己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民间工艺品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珍贵的文化资源。东范家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丰富多彩的草编制品,也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结晶的一部分。
  草编锅盖是东范家村的传统技艺,历史悠久,起始年代不可考。技艺具有独立性,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老潍县一带“独此一村,家家都会草编”;同时具有开放性,在本村范围内,不受家族、性别限制,绝大多数成年男女均会此项手艺;市场具有广阔性,曾享誉整个潍坊城区,有的人家还把锅盖卖到青岛、烟台等地。
  草编锅盖造型简练,富有农村田园气息,线条粗犷,稚拙浑厚,美观大方,具有实用价值,兼具艺术效果。清末至民国以来,东范家村民在做锅盖的同时,也开始做茅囤子(用于熟食的保温和卫生)、茶壶套(既保温又不烫手)等多种草编产品,供家庭使用。
  到潍县解放初期,东范家草编发展最为繁荣。每年秋后农闲时节,全村家家户户都做草编以增加家庭收入。大部分农户从秋后忙完开始到农历腊月初全部做好成品,然后挑着或推着到车站大集或城里沙滩大集、坊子、望留等集市售卖,坚持每集售卖。草编锅盖因为原材料可以就地取材,成本低廉,使用广泛,比铁制或者木制的锅盖便宜很多,而且用草编锅盖蒸馒头等物品时,面食颜色好看,保温性好,味道更好,所以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卖了钱,置办生活用品,维持家庭日常开支。以前的货郎、卖豆腐的、卖猪头肉的都愿意到东范家来,因为几乎家家户户从事草编这项副业,手里的零花钱不断,都舍得花钱买东西。
  草编制品看似简单,实际做起来很复杂,讲究团结协作。以前各家条件不好,往往三五家联合在一户院子里挖个地窖(既为保暖,又为保湿,以防茅草、高粱秸秆、麦秸太干燥易折断)开始编制锅盖等草编制品。
  东范家草编所用材料比较广泛,全部以麦秸秆、高粱秸秆、茅草等天然的、柔韧性强的植物为主,不使用任何化学化工材料。以前在农村,这些材料比较好找。

承载精神印记 彰显勤劳本色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东范家草编为东范家人带来了零花钱,帮助他们度过了那一段段艰难困苦的日子。
  如今,已经搬上楼房告别穷苦生活的东范家居民,仍然怀念那些三五户人家在一起编制草编的日子,因为,草编寄托了他们太多的精神印记。
  草编彰显了东范家人的勤劳本色。草编制品看着简单,实际上做工复杂,从备料到编制成品,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非勤快人还真干不了这个手艺活。东范家村民祖先就在虞河之滨开荒耕种,下河捕鱼,农闲时节在家编制草编,勤俭持家,才能够繁衍生息,使得村庄日渐繁荣。
  草编蕴含了东范家人的节俭美德。茅草、麦秸、高粱秸秆,在农村本来是边角料,不是值钱之物,多被村民生火做饭当成燃料。但是东范家人却能够将这些边角料制作成为美轮美奂的草编生活用品,其价值自然翻番,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这种变废为宝的节俭美德,在今天看来依然难能可贵。
  草编体现了东范家人的责任意识。以前的生产力低下,封建统治阶级腐败无能,残酷剥削劳动人民,农民生活十分艰难。为了养家糊口,东范家人利用农闲,就地取材,将身边的茅草、麦秸、高粱秸秆等加工制作成锅盖、茅囤子等生活用品,换钱换物,为家里的老人孩子买口吃的,为亲戚邻里红白喜事凑个份子,让清苦的日子过出了滋味。这是一份实实在在养家糊口的手艺,更是一种为家庭负责,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草编流露了东范家人的审美情趣。草编不仅是生活用品,还是一种民俗工艺品,具体一定的美学价值。草编锅盖、茅囤子还有茶壶套,大多是圆形的,寄托着人们团团圆圆的美好向往。三五个家庭联合在地窖里编制草编,既有美的张力,又有团结和谐的氛围,编制过程中人们拉家常、话农事,充盈着和谐向上的审美情趣。
  草编承载着东范家人的淳朴民风。无论是立村时的沈家营,还是今天的东范家。东范家人披荆斩棘从远古走来,亲如一家,共同发展,他们农忙时节在田野里辛勤劳作,农闲时聚堆编制草编,淳朴的民风流传至今。
  令人欣喜的是,沉寂多年的草编手艺如今重见天日。不仅有民间老艺人的积极传承,更有东范家合作社领导班子发扬光大草编手艺的规划和决心,相信东范家草编这棵老树定能够发出新枝,开出绚丽多彩的花儿。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