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看点
 
标题导航
水电路网皆通 交界村摘掉穷帽
开小店维修家电 同村免费
奎文东关多措并举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0年11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水电路网皆通 交界村摘掉穷帽
引入光伏发电项目和高效设施农业,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大幅提高
  扶贫干部走访贫困户。(资料图片)   交界村硬化了道路,村容村貌大变化。



  位于206国道以南、杨瓦路以东的寒亭区朱里街道交界村是一个有着127户居民的小村子,在精准扶贫相关政策的扶持下,自2015年发展了高效设施农业和光伏发电项目后,摘掉了省定贫困村的帽子。村集体收入有了保障,村里的基础设施也健全了,村容村貌有了大改观,贫困户也有了生活保障。
□文/图 潍报全媒体记者 陈静静
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大变化,激发村民积极性
  2016年之前的交界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村内道路坑坑洼洼,水电路网不畅通。现如今,再走进交界村,村容村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00米的进村路是硬化的水泥路,两侧种植了景观树,家家户户门前的道路也进行了硬化,墙面粉刷一新,曾经的破旧之貌一去不返。
  “原来最怕下雨,一出门全是泥,根本没法走,前些年,家里连电都没通,就是个穷村。你看现在,路也好走了,电也通了,自来水也有了,还给装了互联网,真是变化太大了。”58岁的村民刘桂平说。
  2016年,交界村村委向上级争取了78万元的资金,把村里的主干路修了起来,不仅村貌有了变化,村民的积极性也被激活了。全村齐心协力搞起基础建设,先后通了水电路网,改造了民居房,村内道路实现“门到门”的硬化,还对贫困户进行了危房提升。
  “过去村里经济发展不好,主要是受限于交通和通讯不便,现在村里的路修好了,网络也覆盖了,相信村里的经济会越来越好。”交界村会计刘文奇说。
建设超140块光伏发电板,为村集体带来17.33万元收益
  交界村村民原来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种粮食,农户年收入仅不到5000元,村集体收入更是没有。为了增加村集体收入,为村子的发展提供基本经济保障,2015年,交界村先是争取到了高效设施农业项目,流转了部分土地,吸纳资金,建起了蔬果大棚,每年能为村集体增收2万元。2015年高效设施农业项目实施以来,已累计为交界村带来7万元的经济收益。
  2016年,交界村实施了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了超过140块的光伏发电板,这让村集体收入有了更大的增长。截至目前,光伏发电项目已累计为交界村集体带来17.33万元的经济收益。
  “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摘帽后,我们也会继续干好相关工作,我们希望扶贫项目能够使越来越多贫困群众对未来充满期待。”刘文奇说。
公益岗位保障贫困户生活
  村集体收入增加了,贫困户的生活也有了保障。交界村村委综合考虑贫困户实际情况,按照差异化分配原则,将收益分配到户到人,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无劳动力、没有收入来源等不能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脱贫的贫困户和其他特殊困难人口。
  今年22岁的刘亚琪视力三级残疾,她的母亲手有残疾,家里全靠父亲一个人种地的微薄收入支撑。为帮刘亚琪自食其力,村委设置了公益性岗位,让她成为打扫村委卫生的卫生员,每月1910元的工资让她的生活有了保障,也燃起了生活的信心。
  朱里街道以户为单位开展帮扶活动,党员干部与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帮扶,对全街道的贫困户进行入户遍访。针对有劳动能力的困难家庭提供技能培训,确保他们能掌握1-2门实用技术;开发适合贫困劳动者的公益性岗位、居家就业岗位和辅助性岗位,吸纳更多贫困劳动者就业,让贫困户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和向往。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