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九曲巷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政事
 
标题导航
人间最暖一炉火
陪伴
早到的棉袄
锦书之暖
2020年11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间最暖一炉火



□李风玲
  天冷了,开始供暖了,或空调或地暖,屋子里热烘烘的。热量是有了,可我总觉得这热看不见摸不着,不如从前的那一炉火来得生动立体有味道。
  记忆中的第一炉火,燃在小学三年级。那个冬天的下午,正在教室里看我们读课文的老师,似是突发奇想,又像是早有预谋:“我们砌个炉子怎么样?”十多岁的我们并不知道怎样砌成一个炉子,就觉得这事肯定比看书写字更有意思。
  我班大约十几个同学,都是同村的,老师也是同村的长辈,他一个人守着这间小小的学校,不但要教语文、数学、音乐、体育,还负责敲钟打锣修修补补。这个冬日的下午,心灵手巧的老师蹲在那里忙活着,一群学生坐在凳子上静静地看着。
  老师决定将炉子砌在教室的正前方。因为那里的空场比较大。选好位置后便开始和泥、搬砖、砌炉子……也就半个下午吧,炉子便砌成了。算到现在,已是三十多年过去了,我却仍记得那炉子的大致模样:底座较粗,上身稍细,敦实得像班里某个憨厚的胖男孩。老师去教室外面拾了点干柴树叶,火柴一擦,那火苗便起来了。只听得偌大的炉膛里呼呼作响,那声音就是炉火熊熊的感觉。
  整个冬天,教室里都暖意融融。我经常在下课的时候,将手靠近炉子的外壁。用泥抹成的炉壁,暖得非常妥帖,它好像会呼吸似的,暖流一丝丝渗透到我们的肌肤里去。那是我记忆中的第一炉火。
  生命中的第二炉火,是毕业回到家乡后。
  那年我21岁,毕业回到家乡从教。每到冬天,学校就会发放炉具。那些年年都要取出来的炉具啊,真是有着足够顽强的生命力——炉子早就生锈,烟囱有的破了窟窿,但是照样能用。利用周末的时间,老师们一队队地到学校仓库,把那些炉子、钩子、铲子领出来,然后便沉浸在即将生火的忙碌和兴奋里。
  年长的老师负责技术指导,年轻的则踩着高凳安装,一切准备就绪后,办公室的前辈说:“中午我们祭炉子!”一个“祭”字,有着很强的仪式感,祭炉比生炉,还要让同事们兴奋。
  大家买菜的买菜,割肉的割肉,不过就是萝卜白菜、粉皮豆腐,就那么热气腾腾地炖上一锅。有老师在炉管上放了几条咸鱼,那鱼让火一烤,真是满室飘香,光是就着烤咸鱼的味道,也能吃上两个大馒头。大家用餐杯盛了水,以水代酒,敬天敬地敬炉神。自此,整个冬天,办公室里都会炉火熊熊。
  这炉子不仅用于取暖,有早课的老师,可以在上面煮一碗方便面作早餐;中午不回家的老师可以用铝锅热热从家里捎来的干粮;课间休息的时候,老师们便围着火炉,聊聊自己的学生,关心一下国家大事……炉火将我们的脸烤得通红,炉上的水壶“嗞嗞”冒着热气,我们全然忘记室外是怎样的天寒地冻。
  生命中的第三炉火,是我结婚以后。
  婚期定在冬天,老公买了新炉具,安在小小的新房里。仍旧是铁皮炉,炉盖一圈儿一圈儿,管子锃亮,一截伸出屋外。老公揉一团报纸用火柴点了,扔进炉膛里,紧接着再放几块砍好的粗细适中的木头,便听得炉膛里“轰轰”作响,有火苗从炉口窜出来。这时先盖上炉盖,再添几块木头,让那火势足够大,然后,再将不大不小均匀的煤块填进炉膛里去。很快,煤块便引燃了。它的火势并不张扬,也没有声息,但是散发的,却是恒久的温度。
  我搬一个马扎,坐在炉子旁,抱一本书,围炉夜读。《池莉文集》让我翻烂了,但还是在看;《乱世佳人》有两块砖头那么厚,我将它放在膝盖上,闷着头看得津津有味,欲罢不能。多年以后,有邻居跟我说:“每次问你的儿子你妈在家干啥,他总说你在家看书。这种感觉可真好啊!”
  是啊,那种感觉可真好啊!我经常将地瓜切成片烤在炉子盖上,屋外是渐深的冬夜,屋内是红炉夜宵。我就在这样的温馨与静谧里,读迟子建、雪小禅、池莉、安妮宝贝……一直读到我也情不自禁拿起笔来,抒写这有温度的生活。
  如今,已罕见笨重的炉子,可我却总是想起从前的那一炉火,想起那炉火烧透了炉盖。没有了炉火的冬天,少了许多的人间情味,那些熨帖的令你毛孔舒张的温度与温情,是否已经真的,一去不返……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