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时事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政事
 
标题导航
预付卡消费也有了“后悔药”深圳、上海等地推出“七天退款冷静期”,获网友点赞
“信用修复师”大多数在骗你
分类广告
2020年11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信用修复师”大多数在骗你



  近期,浙江湖州公安通报了一起以“影响征信”为由的网络诈骗案例。作为“经济身份证”,个人征信近年愈发受到重视,也被别有用心的人盯上,成为新的牟利手段。

非官方查询服务泛滥
  征信有无受影响,先查查不就得了?如此顺理成章的想法,却是不少人面对的第一道关卡。今年8月发布的《中国大众征信意识情况调查》报告显示,约四分之一受访者从不查征信,近两成受访者不知道个人信用报告的出具机构,初中及以下学历人群中,近半受访者不关注、不了解个人征信。
  从哪儿看自己的征信状况?手机应用软件成了热门途径之一。记者以“征信”为关键词,搜索出多款宣称可提供信用报告查询的APP。但多数APP都是骗人充钱,即便充了钱出具的也不是央行版个人信用报告。
名为代申诉实为骗钱
  若征信确实查出问题,焦急的用户难免去寻求“解决方案”。网络上不乏各种打着“永久修复”“污点漂白”旗号的征信问题处理机构或个人,他们真有什么独到手段吗?
  一位金融业内人士王宇告诉记者,其实目前并没有“信用修复师”这一职位,一些所谓征信修复机构无非就是围绕“不可抗力”做文章,让银行网开一面。
  “你个人向银行申诉,成功率是比较低的,因为你不太知道用什么理由银行能接受。”王宇解释,修复机构利用的就是个人和银行间的这种信息差,让信用修复师作为“中介”向银行申诉。且不说申诉成功与否,就单单把将各种资料托付他人,也必然存在巨大后续隐患。
征信修复可走正规渠道
  那么,处于展示期内的个人征信到底能否修复呢?其实,对于“征信修复”,央行官方表述是“征信异议处理”。《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要求更正。自收到异议之日起20日内进行核查和处理,并将结果书面答复异议人。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认为,用户违约之后,银行不会没有任何消息,静悄悄就将逾期记录进行上报。用户应对相关通知多加留心、及时处理。         本报综合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