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杨家埠木版年画轶事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杨家埠木版年画轶事

第02版
杨家埠木版年画轶事

第03版
杨家埠木版年画轶事
 
标题导航
“状元及地”摔出两个状元
杨毓璜画鸭震惊桃花坞
2020年11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状元及地”摔出两个状元
  年画《状元及第》



  杨家埠“东大顺”因卖年画《状元及第》而门庭若市,店门口有高高的青石护栏,孩子们都喜欢在这里玩滑梯,并给这个游戏起名叫“状元及地”。潍县的曹鸿勋和王寿彭都玩过这个游戏,摔了个仰面朝天,全身着地,也都先后考中了状元,致使更多人前来验证。
  老辈人传说,杨家埠的“东大顺”画店因刻了一张《状元及第》的新画样而发了财,那画画得火红热闹:状元郎头戴宫花,身披红袍,琼林赴宴,跨马游街,真是平地一声春雷响。等这画印出来,画贩挤满了画店。孩子们也来凑热闹,天天排着队在门口的青石护栏上玩滑梯,一边滑一边高喊:“状元及地了!”这是借“及第”谐音的吉利。爷爷辈老了,孙子辈还在这里滑,大青石护栏被他们的屁股蛋儿磨得又光又滑。因为孩子们胆儿小,滑到底就赶紧用脚收住,整个人还是蹲在护栏最下端,从没有一个仰面躺倒在地上的。
  清朝同治年间,“东大顺”仍经营着店面。掌柜在私塾里念过几年书,“文人画”画得很有韵味儿,特别受读书人欢迎。一来二去,跟潍县城里的秀才曹鸿勋交上了朋友。曹鸿勋家里穷,住在城关一条小巷里,靠母亲卖些针头线脑过日子。他勤奋好学,1873年作为拔贡在刑部任七品京官。一次,他探亲回家。冒着鹅毛大雪,骑上毛驴到“东大顺”访友。中午,几杯酒下肚,脸红耳热,趁兴给画店掌柜写了一副“南唐诗老白居易,东海仙人蓝采和”的对联。
  曹鸿勋的字写得好,龙飞凤舞,一番笔墨挥洒后,酒劲上来了。这时,外面传来了孩子们的欢呼声。店掌柜说孩子们在玩“状元及地”。怀才不遇的曹鸿勋一下触动了心事,大步从堂屋里出来,直奔大门口,不由分说,趁着酒劲儿蹲上大青石护栏,从上面直冲下来,猛不防,高大的身躯一个仰巴叉全身倒在地上。孩子一起大声呼喊:“状元及地了!状元及地了!”这一跤把曹鸿勋摔得醒了酒,牢骚有什么用?发奋读书吧。从此三更灯火五更鸡地更加勤奋起来。
  过了几年,曹鸿勋中了状元。中了状元,家里要竖旗杆,达官贵人都来祝贺。曹家住宅窄巴,横量竖算,旗杆的石头座子得占对门邻居家的半尺地盘。对门却认死理儿,那半尺地盘就是不卖,并说:“半尺地盘让出去,以后我儿子若中了状元,旗杆竖在哪里?”
  人家就是不让这地盘,曹鸿勋家的状元旗杆只好缩了回去。
  对门家的小孩儿叫王寿彭,自小聪明,曹家争地盘儿竖旗杆时,他才四五岁,连哭带吵,天天缠着要去杨家埠玩一下“状元及地”。母亲拗不过,颠着缠过的小脚,和他走了二十几里路,好不容易来到了“东大顺”门口。她气不打一处来,抱起儿子使劲放在大青石护栏上。小孩儿一点儿也没防备,直从高处冲下来,一下就跌了个仰面朝天,全身躺在地上。看热闹的孩子们大声喊叫着:“状元及地了!状元及地了!”大人们却惊讶起来:这可是多少年来没发生的事了啊!
  事情就是这么巧,27年后,王寿彭进京赶考也中了状元。杨家埠村的“状元及地”又一次灵验。
  有人说王寿彭中状元是因为正逢慈禧太后大寿,一看到“寿彭”这名字,心花怒放,“寿比彭祖”啊!大笔一挥,亲笔点了王寿彭的状元。
  王寿彭写了一首打油诗,回答天下那些不服气的才子们:
  有人说我是偶然,
  我说偶然亦堪难。
  世间纵有偶然事,
  岂能偶然再偶然?
  这些“偶然再偶然”的事儿,也说着“状元及地(第)”的那一次灵验吗?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