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街社区位于市区中心的万达商圈,辖区东起虞河、西至潍州路、南起东风东街、北至福寿东街,面积0.62平方公里,居民小区17个,5122户,1.4万人。近年来,中学街社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化“红色领航、德治共建”的社区品牌,做强社区、做活服务、做优治理,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创新“新中学、心服务、馨家园”服务新理念。 □文/图 潍报全媒体记者 郑波 “红色领航” 凝聚城市基层党建合力 用好“红色展馆”,放大“红色效应”。社区“红色文化”微展馆内有主题展品500余件,是社区“红色文化”教育阵地,社区党委组织辖区党员、居民、青少年、非公企业等人员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将党建引领力量发挥到各个角落。 支部带动,服务群众。明德党支部自成立以来就在树起了一面火红的旗帜。疫情期间,他们充分发挥状况熟的优势,参与到了社区值守、居民劝导等防控工作中。汛期来临前,老党员们自发挖下水道淤泥,协助环卫工人疏通污水主管道,清理化粪池,为居民提供畅通出行。 “大党委”激活党建资源,共驻共建。社区每季度召开一次“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协调社区各项工作推进;结合驻区单位特点,分别签订共建项目,组织预防溺水、传承“红色基因”、消防安全等教育活动8场,开展“微心愿”认领活动,由社区搭建平台,发挥辖区单位共驻共建的作用。 在职党员“双报到”,排忧解困精服务。社区共有8个单位10个党组织611名党员在社区报到,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已经开展了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和群众、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复审等志愿服务二十余次。
“红色物业” 助推社区治理新模式 “红色物业”全覆盖。中学街社区有无物业管理小区8个,2019年7月,社区以党建为引领,严格落实区委“1173”物业管理服务模式,成立了中学街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将“红色理念”根植于服务当中,探索实行了“三保、四情、五员”的工作方法,实现了“红色物业”全覆盖。 成立小区党支部。社区党委根据区委“扩面增容”和“三找一定”工作法,以小区为单位,通过单建、联建将支部建在小区里,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招募热心党员、楼长、共建单位、公益性岗位等力量,组建“红小二”队伍,统一进行培训上岗,发挥各自特长为居民提供义务维修、治安巡逻、矛盾调解等服务;设置“红色议事厅”,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居民骨干参加小区治理联席会议,解决居民群众反映的问题。 物业服务见实效。“红色物业”进驻小区之后,针对各小区情况开展工作,先后对8个小区进行了“飞线”整治、道路平整、安装蓝牙与监控设配、建造车棚、规划车位等工作,让居民切实感受到物业入驻后的变化。 党建+商圈 激发“两新”党组织添活力 成立“红星服务联盟”。社区将万达商圈内松散的商户紧密联结在一起,共享优势资源,组建万达商圈“红星服务联盟”,打造商圈党建与“红色物业”联建共同体,助推商圈文明繁荣。 积极开展“两新”组织党组织组建。今年上半年,社区借奎文区开展“红色商圈”全覆盖集中攻坚行动东风,对商圈内党员进行全面摸排了解,现已成功对接深圳市万象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潍坊恩潍经贸有限公司并成立党支部。 丰富载体,激发“两新”组织活力。以活动为粘合剂,将楼宇党员群众有效连接起来。通过联合楼宇企业举办“迎新春联欢会”、疫情防控宣传、端午安康,粽飘香等活动,丰富了楼宇党员群众的业余生活,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激发了两新组织活力。
标准建设 打造精准高效全服务 探索“一窗受理、全科服务”社区服务新模式。社区服务大厅改设3个“综合服务”窗口,制作便民服务手册和工作流程图,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让居民“少跑腿、零跑腿”,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与服务效率。 建立“社区+网格”服务体系,加强网格员配备。探索“居民需要、党员报到”“社区呼叫、部门报道”服务模式,借助奎文区“奎文区社会治理服务平台”APP,第一时间掌握群众需求,联合部门解决群众问题,让居民实现足不出户即可“有呼必应”。 下一步,社区将深化“红色领航 德治共建”的党建品牌,夯实党建基础,抓好党员教育管理,凝聚共建力量,发挥共建合力,用好“红色展馆”,传承“红色基因”开展精准服务,推进“红色物业”服务提质增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