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G8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看点
 
标题导航
“战痘”知识来一波
聚焦重点 补齐短板
2021年01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焦重点 补齐短板
潍坊市不断探索建立“扫黄打非”工作新机制



  近年来,潍坊市“扫黄打非”战线以机构改革为契机,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为总抓手,聚焦夯实“扫黄打非”主体责任、完善联动机制、探索监管新模式、创新考评办法,积极创新实践、狠抓工作落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维护全市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方面成效显著。
  一、夯实“扫黄打非”主体责任
  潍坊市始终坚持将“扫黄打非”定位为党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抓手,持续夯实各级党委(党组)“扫黄打非”工作主体责任。起草出台《潍坊市党委(党组)“扫黄打非”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明确了各级党委(党组)对本地本部门本单位“扫黄打非”领域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重申了各级党委常委会会议每年至少研究一次“扫黄打非”工作。同时,办法对“扫黄打非”工作责任不落实、问题突出的单位和部门,作出了明确的问责要求。
  二、完善“扫黄打非”联动机制
  充分发挥“扫黄打非”议事协调工作优势,积极调动公安、法院、文化执法等部门资源,构建“扫黄打非”联动工作机制。一是信息共享。定期召开“扫黄打非”执法联动联席会议,沟通情况,共同研究“扫黄打非”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信息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制度,将公安、文化执法等部门资源共享,实现精准打击、精准防控。二是力量融合。由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人民法院和市文化执法支队,分别确定1名“扫黄打非”联络员,明确职责,明确任务,形成融合型“扫黄打非”工作队伍。三是执法联动。在各相关单位设立值班备勤电话,完善联动流程,形成发现线索、交流信息、快速反应、分工协作的“扫黄打非”执法联动机制。
  三、探索“扫黄打非”监管新模式
  积极适应“扫黄打非”新形势、新任务,特别是适应“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将监管重点从事前审批转向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要求,主动探索“扫黄打非”监管新模式。一是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按照“全面覆盖、规范透明、问题导向、协同推进”的要求,建立健全了市场主体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采用“四不两直”的方式,对印刷企业、出版物市场、宾馆酒店境外卫星电视传播秩序等,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模式监管,有效避免了人情监管、选择监管、执法扰民、执法不公等现象的发生。二是完善“扫黄打非”暗访机制。健全“扫黄打非”成员单位日常联合暗访监管运行机制,结合春节、全国全省两会、国庆等重点时段,由市“扫黄打非”办公室牵头,网信、交通、海关、邮政监管等成员单位联合进行暗访。实行县市区交叉暗访制度,定期组织所属县市区开展交叉暗访,并将暗访情况列入“扫黄打非”年度考核。实施问题高发领域随机暗访制度,适时抽调县市区文化执法骨干进行针对性暗访检查,及时发现查处侵权盗版等违法违规行为。
  四、创新“扫黄打非”考评办法
  运用好“扫黄打非”考核指挥棒,建立激励和约束有机统一的考核体系,有效调动各县市区“扫黄打非”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一是结合实际,将全市“扫黄打非”工作划分为3个考核板块,即:“主要任务”,包括落实《党委(党组)“扫黄打非”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开展“扫黄打非”五大专项行动、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等。“攻坚突破”,包括建立执法联动机制、突出大要案办理、突破重点市场监管问题等。“基础工作”,包括市场面貌、信息报送等,努力做到考核和工作要求、监管需求相结合,考核任务更明确、重点更突出。二是推广昌乐县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科学发展观考核的经验做法,使“扫黄打非”真正列入了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议事议程,极大调动了县级各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党委“扫黄打非”工作积极性。三是推动考核成果运用。对荣获省、市年度“扫黄打非”先进单位的县市区进行表彰,并向县市区委宣传部长、“扫黄打非”领导小组组长寄发贺信,对倒数县市区“扫黄打非”办公室主任进行约谈,起到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效果。
据中国扫黄打非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