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介绍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有关情况 |
就地过年政策各地不能“层层加码” |
|
|
1月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家发改委 就地过年是最大的支持 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赵辰昕在会上指出,近期各地陆续出台了鼓励群众就地过年的倡议和相关政策措施,很多人已经选择了留在当地过年,但也有一些群众关心就地过年是不是强制性措施,如果确有必要返乡,回去后会不会有更加严格的防控要求。对此,赵辰昕强调了两点: 就地过年的政策是分级分类的。中高风险地区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文件规定得非常明确,低风险地区倡导大家就地过年,非必要不出行,确需出行希望大家也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各地方在政策执行时,不能擅自“加码”,更不能“层层加码”,甚至有的地方还采取“一刀切”措施,这是坚决不允许的,不能阻断人员出行、返乡,要给人民群众多些保障、多些便利。 就地过年的生活是有保障的。《通知》明确提出,各地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安排部署,加强组织协调,细化完善措施,层层压实责任,统筹做好春节期间的保供稳价、交通出行、货运物流、工资休假、文体休闲、关爱帮扶等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及时解决人民群众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让大家能够放心、安心地留在当地过年。 赵辰昕称,过去的一年,实践证明疫情防控做得好,人民群众人人受益,整个国家受益。但是,疫情防控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当然,这种参与的方式也有很多。当前,选择就地过年就是一种重要的参与方式。 “在国家有倡议、防控有需要、生活有保障的情况下,选择就地过年,这是对疫情防控最大的一种支持,选择这种方式,也是共同度过一个更有意义的春节。”赵辰昕表示。
国家卫健委 划定“四级”人员流动要求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而复杂,为减少疫情传播风险,根据《通知》要求,今年春节假期疫情高风险地区的群众均应该就地过年;中风险地区的群众原则上就地过年,特殊情况需要出行的,需经属地疫情防控机构批准;低风险地区群众非必要不出行,引导群众就地过年。各地要结合本地的疫情形势和工作实际情况,科学、精准地加强各地疫情防控,引导返乡人员配合落实当地的防控政策。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监察专员王斌表示,不允许也绝不希望各个地方对国家政策进行简单化、“一刀切”式的处理,还是要按照科学、精准的原则做好疫情防控。希望地方政府的服务部门,要提供便利、人性化、暖心的保障服务,共同为广大人民群众过好一个平安、健康的春节而努力。 曾益新还讲解了不同风险等级地区的人员流动要求。 第一级:高风险地区的人员或者近14天内有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春运期间不流动。 第二级:原则上中风险地区的人员或者近14天内有中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春运期间不流动。 第三级:低风险地区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口岸直接接触进口货物的从业人员、隔离场所的工作人员等重点人群跨省、跨市出行的,以及跨省返回农村地区的返乡人员,应当持有7日内有效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第四级:低风险地区的其他人员要持健康码“绿码”进行有序流动。 交通运输部 快递企业“春节不打烊” 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公路局局长汪洋介绍,交通运输部认真贯彻落实《通知》精神,加强工作部署,督促指导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做好疫情防控、生产生活物资的应急运输工作。 按照《通知》要求,低风险地区要全面取消货运通行限制。同时,对有需要办理应急运输车辆通行证的,交通运输部简化了通行证的办理流程,有需要办理的,由承运人和驾驶员按照统一格式自行下载、填写、打印通行证,随车携带。在有条件的收费站要求设置应急通行绿色通道,加强通行引导,对持有应急运输通行证的车辆保障优先快速通过。 完善部省站三级协调调度机制,加强路网运行监测和分析研判。遇到拥堵情况,及时开展调度,全力疏堵保畅。同时,交通运输部门也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联动,做好恶劣天气公路交通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保通保畅等工作。 加强重点应急物资运输保障,强化协同沟通,收到保障任务以后,指导相关省份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全程无缝隙引导,保障重点应急物资高效、安全抵达。 关于物流“最后一公里”,也就是大家非常关心的快递到家问题,汪洋表示,随着春节日益临近,邮政管理部门和寄递企业积极行动,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以赴做好就地过年的服务保障。中国邮政以及有关快递企业纷纷宣布“春节不打烊”,并且从网络、运力、人员、客服等方面做好保障。所以,如果选择网上采购年货,快递小哥也会如期将新年的祝福送到家里。 本报综合报道 ◎相关新闻 入鲁返鲁和返乡人员 需在到目的地前3天申报 本报综合消息 1月26日,山东省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发布最新疫情防控及健康管理通告,建议非必要不出行,确需出行的,请自觉做好个人防护,并严格遵守相关要求。 通告提出,入鲁返鲁和返乡前请主动与抵达目的地联系,了解目的地的疫情防控规定和抵达后的对接服务流程等。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请暂缓来鲁。 山东定义的返乡范围包括县(含县级市)域、城市建成区以外的远郊区、城乡接合部、城中村等农村疫情防控重点区域。目的地为上述区域,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为返乡人员,请本人、亲属或单位于抵达目的地前3天向所在村(社区)申报个人信息、抵达时间、交通工具和健康状况等信息:自外省入鲁返鲁的人员;省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级市的人员;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口岸直接接触进口货物从业人员、隔离场所工作人员、交通运输工具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 返乡人员请于出发前7日内在出发地有资质的核酸检测机构进行核酸检测。未携带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包括核酸检测报告或包含核酸检测阴性信息的“健康通行码”)的,请于抵达当日第一时间到指定的集中服务点进行登记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未出具前请在服务点等候。返乡后实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每7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上述防控措施自1月28日开始实行,3月15日结束。 其他入鲁返鲁人员,请携带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包括核酸检测报告或包含核酸检测阴性信息的“健康通行码”)或抵达目的地后进行核酸检测,并严格执行当地疫情防控其他有关规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