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K6版:民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奋进新征程

第03版
奋进新征程
 
标题导航
社区办起“作业班” 孩子放学有人管
2021年03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社区办起“作业班” 孩子放学有人管
金都社区打造社区教育品牌,共建学习型社区



  孩子放学,父母还没下班,在“监管”的真空期里,孩子该去哪儿,安全又如何得到保障?这成为了不少忙着上班、无人照看孩子的家长们一直揪心的问题。北苑街道金都社区作为市里重点试点社区,响应国家号召,关注学校教育,打造金都社区学校惠民工程,引进明德“心性教育”为核心的育人体系,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关注学生心灵成长为教育重点,为社区小学生开设了“周一至周五作业养成班”,极大地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随后,小学生周六周日“好学班”、小学生寒暑假“乐学营”也将陆续开班。
  □文/图 潍报全媒体记者 刘楠
放学后有了好去处,孩子开心家长也放心
  走进金都社区的社区学校教室,给人美观大方的温馨感和窗明几净的清新感,桌凳整齐摆放,地面一尘不染。教室后面有一个书架,摆放着学生们喜欢看的各种图书和绘本。为了保障学生的健康安全,社区学校还专门设置了防疫区,测温、查看健康码,家长休息室可以让家长慢慢等孩子放学。
  3月3日,记者碰到了前来咨询的学生家长孔先生,他的孩子在潍坊十中小学部上三年级。“孩子在家写作业没人管,而且拖拖拉拉,参加校外的辅导班还要专门抽出时间接送,为此感到很苦恼。刚刚听同学家长介绍,咱们社区里就有作业辅导班。这下好了,孩子下午放学后,再也不用担心他一个人在家不好好写作业了。”孔先生说。
  随后,记者又采访了一位正在等待自己孙子放学的李女士,她说:“孙子上小学一年级,儿子、儿媳工作忙,没有时间接送,平时都是我负责接送,这城里车多、人多,我也不敢骑电动车,接孩子都是走着去走着回。最近,儿媳妇了解到家门口的社区学校就可以提供接送、看管孩子的服务,还能帮助辅导作业,就把孩子送了过来。这社区办的学校既安全,又让人放心,而且孩子也感觉在社区学校很开心。”
助力孩子快乐学习,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金都社区的“周一至周五作业养成班”每到下午四点半以后就开始热闹起来,成了孩子们家门口的“共享书房”。据金都社区学校校长陈翠萍介绍,金都社区学校开设的“周一至周五作业养成班”已于3月1日正式开课,配备了具有青少年行为矫正师资格的师资队伍,以问诊的形式,培养孩子的心性和作业习惯养成。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帮助孩子温故而知新,查漏补缺。以提升作业速度、提高作业质量、提高书面整洁度和让孩子真正喜欢上写作业四个方面为目标,让孩子懂得为什么要学习,达到真正乐学的目的。在作业养成班里,有老师到学校接送孩子到上课教室,帮父母解决没空接孩子的难题。静心诵读《孝经》和每周一主题老师讲中国故事等培养孩子的心性,让孩子学会感恩,学会如何向父母表达爱。学生自己立下作业完成时间承诺书,并进行宣誓,达到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教育目的。作业完成后,学生可以自由阅读社区提供的绘本图书,安安心心等父母来接自己,真正做到让父母省心、放心、安心。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全力打造学习型社区
  社区教育作为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一种新形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城市新时代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既解决了大多数家长的烦忧,又能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本着为党培养人才、‘红色基因’可以代代相传的目的,金都社区党委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特聘奎文区社区教育学院院长王长彦为顾问,全力打造一支高水准的社区教师队伍,切实做到让社区学生有所学,让家长省心、放心、安心。我们把2021年定为‘金都社区教育年’,在社区教育志愿者联盟的积极参与和鼎力支持下,一定会把这项惠及民生的工作做好。”金都社区党委书记、金都社区教育学校校长王致娟说。
  下一步,金都社区将在街道的引领下,继续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为社区精神文明创建提供内在精神动力,让创建工作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社区还将通过践行“吸引群众靠活动、打动群众靠心动、凝聚群众靠行动”的三动工作法,充分发挥文明实践阵地作用、聚力作用、辐射作用,形成长效化、常态化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社区干部的综合素养和社区党组织的组织力,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作为着眼点,增强文化服务的综合性、适用性,提高文化供给的精准化、便捷化水平,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