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奋进新征程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聚焦全国两会

第02版
奋进新征程

第03版
奋进新征程
 
标题导航
1.3亿人如何实现“农村养老”
2021年03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1.3亿人如何实现“农村养老”



  地区经济相对落后、青壮年人口流出、养老观念相对落后等,诸多现实因素“拦”在了完善农村养老的路上。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农村养老”话题。
数据
  农工党中央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提案》中指出,2019年末,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2.5亿,农村老年人占1.3亿;农村老龄化水平达22.5%。预测到2028年,中国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将突破30%,高于城市11个百分点。
特点
老龄程度更深
未富先老更快
困难老人更多
养老需求更迫切
三大不足
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农村养老的现实条件是外出务工人员多、常常只有老人孩子留守;还有相当数量的低保户、特困供养对象。”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山东省委会主委段青英说,虽然现在农村已经建起敬老院、幸福院,但覆盖率仍有提升空间。
  除基础设施外,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中学副校长王晓梅在调研中发现,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医养结合供给不足、机构之间水平不一,存在服务不全、入住率不高等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浩表示,养老问题不能只靠医疗,重点还在“养”。优先发展“医养结合”模式,家庭医师签约、医疗讲座、义诊宣传进社区等多项举措也应被“寄予厚望”。
农村养老“人才储备”不足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黄改荣与农村老人交流中发现,缺少“主心骨”或是农村养老问题的关键。黄改荣认为,当前农村的养老体系中缺少统筹规划的“领路人”,乡村干部要起主导作用,与家庭、卫生室、门诊医院等对接。
  她坦言,因操作难度有限,护理工作收入不高,现实中确实存在护理人员短缺的情况。建议政府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鼓励“以老养老”,鼓励有劳动能力和学习能力的中老年人员培训,在提高农村居民、护理人员收入的同时,又能缓解护理人员不足的窘况。
  她认为,农村振兴要靠人,要考虑能否用乡村产业把人才留下来,未来农村教育和生活质量能否保证,农村养老金如何配置与发放。正如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补齐农村办学条件短板,改善乡村教师待遇;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农工党中央提案中指出,当前中国农村养老责任主体不清晰、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黄改荣称,养老第一责任人始终是家庭。农村养老问题亟待解决是事实,现实中一些子女对农村父母不看望、不关心;一味想把父母托付给养老机构;养老意识不健全的现象也确实存在。
  农工党中央提案建议,巩固家庭在农村养老中的基础作用,通过制定乡规民约、签署子女赡养服务协议等方式,强化家庭赡养的主体责任,营造敬老孝老良好氛围。对拒不履行赡养义务的,明确牵头部门进行责任追究。
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刘丽 利用闲置校舍厂房进行涉老化改造
  刘丽表示,出门一孤影,进门一盏灯,是现在大部分农村老人日常生活的写照。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的精神寄托、生活质量等问题日益凸显,养老难、养老贵成为亟待破解的瓶颈。让农村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她建议:
  一是合理分类,因人施策。合理分清农村老人类别,如哪些是政府兜底保障、哪些是失能半失能、哪些是身体健康、哪些是独居的。根据现实状况分为不同类型,采取不同模式予以服务保障。
  二是因地制宜,有效利用。立足农村自然条件,合理利用农村资源,将农村闲置的校舍、村部、厂房等有效利用起来,加以整修和改造,建设日间照料中心,防止大拆大建。
  三是加大投入,强化保障。加大社会资本进入社会养老的引导和激励力度,给予运营、房租、康养等方面的补贴。对失能半失能人员集中供养、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和运营、居家养老和智能养老建设投入等,各级财政特别是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大力支持。
  四是广泛动员,社会参与。鼓励社会、企业、个人支持参与农村养老事业,发挥慈善捐赠作用,对捐赠企业在税收、金融、用工等方面给予鼓励和支持。
  五是有序推进,鼓励创新。按照成熟一个、试点一个、建设一个的方法有序推进,防止一哄而上或“一刀切”。对试点创新的地方给予补贴和鼓励。
全国政协委员钱学明 让乡镇卫生院全面托管养老院
  近几年,钱学明走访了多个广西贫困村进行深入调研。他建议积极探索破解农村养老难题,在民生保障上做好有效衔接。农村老年人是乡村振兴中的特殊群体。在家庭完成易地搬迁、儿孙进城后,难以走出大山、融入城镇的他们,就成为全家牵挂和忧虑所在。如果家里有了生病需要照料的老人,子女往往就不能外出打工,打工夫妻常常因此被迫分居,成本和代价都很大。较之城市,破解农村养老难题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对此,钱学明建议各地可在“实现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基础上,加快推进农村医养融合步伐,由乡镇卫生院院长兼任养老院院长,也就是让乡镇卫生院全面托管养老院,缓解“医院不能养、养老院不能医”的现实难题。同时,探索以行政村为单位建设集中就近养老机构,作为乡镇医养融合机构分支,促进家庭自理、机构服务与社会救助相互补充,更好满足农村老年人对生活照料、医疗服务和亲情关怀等多层次养老需求。
  “此举不仅能够解决众多子女及后代的‘后顾之忧’,还将助力农村家庭增收和致富。”钱学明相信,在这两点都实现了的同时,脱贫质量也将得到巩固和提升,乡村振兴便自然水到渠成。
  本报综合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