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新冠疫苗接种过百万剂次 |
未发现严重异常反应,6月中旬前18岁至59岁人群“应种尽种” |
|
本报讯(潍报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4月5日,记者从市卫健委了解到,截至4月4日,我市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023635剂次,未发现严重异常反应。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我市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按照“重点行业、重点人群、重点区域优先”的原则,有序推进。目前,进口冷链从业人员、公安消防人员、医务人员、交通运输和社会运行保障人员等基本实现全覆盖,教育工作者、驻潍高校学生、服务业、劳动密集型行业等人群正在有序开展接种。6月中旬前,将实现18岁至59岁人群“应种尽种”。 我市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为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公司和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灭活疫苗。临床试验和实际使用,均证明安全有效。 为了保证接种安全,全市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从接种点设置、疫苗管理、人员配置、接种操作、信息报送、应急处置及常态化疫情防控等7个方面进行规范。 对每一个接种单位,均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核验,做到“四有”,即:有医疗保障人员、有急救设备、有120救护车现场值守、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救治绿色通道。每一名接种人员,均接受专业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持证上岗。每一支疫苗,都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从出厂、存储、运输、使用等各环节均在严密监控下运行,全流程规范管理。 截至4月4日上午8时,全市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023635剂次,其中第一剂次接种926574人、全程接种97061人,未发现严重异常反应。 相关链接 所谓的“过敏体质”不是疫苗的接种禁忌 目前,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正在有序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指出,接种适用对象是18周岁及以上人群,那么许多家长就问了,家中未满18周岁的孩子为什么不能接种呢?另外,技术指南中提到,接种禁忌里有两条都和过敏有关,那么现在花粉过敏、抗生素过敏的人群不在少数,他们到底能不能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来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副主任安志杰的解答。 问:18岁以下人群还未开始接种,相关研究进展如何呢? 答:18岁以下人群的临床研究还没有做完,现在正在做临床研究,这不是针对一般人群。因为在实验条件下有非常严格的标准,去做入组、控制、检测。数据完善之后,有关部门可能会把接种人群的适应症进一步扩大,18岁以下人群就可以接种。 问:“过敏体质”的人能不能接种呢? 答:《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中,接种禁忌里有两条都和过敏有关。一个是对疫苗的活性成分、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第二个是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 目前的这个疫苗成分里边是不含抗生素的,所以抗生素过敏是不作为接种禁忌的。对于一般的过敏,比如过敏性鼻炎、花粉过敏等,因为跟疫苗成分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所谓的“过敏体质”不是疫苗的接种禁忌。 问:新冠病毒疫苗引发的过敏到底是什么表现? 答:真正疫苗过敏的比例并不是很高,比较常见的是一些过敏性皮疹,可能一下子就过去了,很快就能恢复。当然我们也监测到了一些比较严重的过敏,就是过敏性休克,这个发生概率是非常低的,一般是百万分之一以下。 问:新冠病毒疫苗严重过敏发生率这么低,还需要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吗? 答:留观这30分钟,主要是因为发生严重过敏都是在接种完新冠病毒疫苗之后15分钟左右发生。只要在接种点待足30分钟,如果发生了相对严重的过敏,比如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在接种点都可以及时进行救治,避免发生一些其他的意外。疫苗的整体安全性是不用担忧的,我们是很有信心的,但是为了防止这些非常小概率的过敏发生,还是建议大家接种完疫苗之后,按照要求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之后再回家。 据央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