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人文潍坊·山东首位女党员王辩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人文潍坊·山东首位女党员王辩

第02版
人文潍坊·山东首位女党员王辩

第03版
人文潍坊·山东首位女党员王辩
 
标题导航
投身革命开展群众运动
2021年05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身革命开展群众运动
  1922年春,王尽美在济南育英中学东楼上领导并主持成立了山东社会主义青年团。
  莫斯科中山大学旧址



  女师的革命基础,基本是王翔千打下的。王辩经王尽美、王翔千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山东第一批女团员,1924年,转为中共正式党员,成为山东最早的女共产党员。女师毕业后,王辩到济南县西巷竞进女校当了助教员,经常深入鲁丰纱厂开展工运和妇运工作。1925年,王辩登上了一艘苏联货轮,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王尽美介绍入团 第二年转成党员
  1923年初春,王翔千回到济南,在育英教两个班,又在一中代了一个班的课。
  王辩在学校,连文具也买不全,去信问八叔要彩笔,结果给寄来一大盒用过的。王辩父亲向祖父公布了他的收支和所借高利贷,祖父决定卖粮食换钱。
  后来,王翔千去《晨钟报》当了主编,三天一期,发行五六百份。他和王尽美等人一起支持着这个小报,办成党对外公开的机关报。《晨钟报》前后办了两三年,有过不小影响。
  女师进步的同学和王辩经常接近,和王翔千也经常联系。女师的革命基础,基本是王翔千打下的。1923年11月,在商埠魏家庄的里弄,经王尽美、王翔千介绍,王辩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山东第一批女团员。随后,王辩担任女师团支部宣传委员,成为女师的骨干和核心力量。
  有一天,同学忽然对她说:“你回家看看,听说老伯不在济南了。”因为一名党员被捕,党的活动更加困难,王翔千不得不到外地躲避。王辩认为干革命就要担风险,觉得这算不了什么。
  1924年初,王尽美参加了国民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王翔千也回来了。侯志、于佩贞和朱岫容经王翔千介绍加入了青年团。不久,侯志又介绍了十二班的牛淑琴入团。王辩四人常常半夜起来,到理化教室开团小组会。
  到秋季开学,又吸收了几个团员,团工作紧张起来,首先吸收了一大批青年国民党员入团。
  王辩向王尽美说:“形势太好了,紧跟都跟不上!”
  王辩在革命活动中得到锻炼,思想日趋成熟,经过山东党组织审查,1924年,王辩光荣地转为中共正式党员,成为山东最早的女党员。
 根据中共“三大”决议精神,王辩在济南加入国民党,成为跨党党员,参加了国民党济南市党部的领导工作,还担任国民党山东省党部候补执行委员,为促进山东的国共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辩是山东青年团组织和妇女团体早期领导人之一。她先后担任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济南地委临时执行委员会宣传委员兼学生委员、“消寒社”和“山东济南妇女协进会”负责人、“山东女界国民会议促进会”执行委员、青年团济南地委书记等职。她积极参加并领导组织大规模的群众集会、示威游行,贴标语、喊口号、上街头演讲,不分昼夜全身心地投入激昂慷慨的群众运动。
在竞进女校当助教 开展工运妇运工作
  王翔千的失业问题仍然没有解决。王辩女师毕业后,到济南县西巷竞进女校当了助教员。一个月14块钱,同事十多个,附设一班幼儿师范。学校除了七个班的完小班级以外,加上幼儿师范班,也有好几百人。王辩教平民学校班,学生老少都有,读平民千字课。她乐于为这些失学的大人和小孩服务,得到校长高度表扬。
  沸腾的政治生活让王辩快速成熟起来。这时期,青年团由社会主义青年团改为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5年,王尽美在胶济路东线建立了好几个国民会议促成会,回济南过春节时,又在趵突泉药王庙戏台上大战基督教宣传队。
  孙中山先生逝世以后,各界在商埠召开哀悼大会,印刷了好多宣传品,包括《向导》上的文章。蔡和森同志有一篇文章特别好,印得很多。他们分派党员和国民党员到各个演讲点,趁机进行了一次扩大宣传,影响是深远的。王辩他们另行组织了济南妇女学术协进会,作为青年妇女活动的中心,参加的有五六十人。
  王尽美因疲劳过度生病,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后,回老家治疗。王辩给他去了一封信说:“为什么不叫我们替你害病,好让你工作呢!”王尽美回信,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给王辩回信,手颤得很厉害,字写得不多。
  王辩经常深入鲁丰纱厂开展工运和妇运工作。“五卅”惨案后,她积极发动团员、青年,开展募捐、集会、游行等后援活动。
  国民党筹备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组织与国民党达成协议,决定王辩作为山东妇女代表出席这次大会。
  北洋军阀张宗昌残酷镇压革命群众,王翔千和王辩都上了抓捕名单。王翔千只好由济南去青州王振千处暂避,王辩也提前到了上海,等候去广州开会。
  在沪期间,王辩跟随向警予同志到上海市郊各工人区做女工工作,还在共青团中央和上海市委工作过一段时间,见到过任弼时、恽代英、贺昌等革命前辈。关向应也在上海团市委工作,秋后,关向应被派到山东,化名郑勤,先后担任共青团山东地委书记和青岛地委书记等职务。当时的山东,党团组织不断遭到反动军阀的镇压,组织很不健全。关向应到山东后经过多方工作,在济南和青岛地区恢复和建立了一大批党、团组织,发展了党、团员。
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和左权是同班同学
  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一再延期,党组织决定让王辩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王辩激动的心情简直无法形容,与王懋坚、王甡林、王仲裕、王哲、刘子班、夏云沛、庄东晓等十多名山东学员在上海汇合(女的只有她和庄东晓二人)。
  1925年11月初,他们秘密登上一艘苏联货轮,风浪颠簸,一周后到达海参崴。同去的100余人,有蔡和森夫妇、李立三夫妇,他们是去参加国际会议的;学员中有茅盾的弟弟沈泽民夫妇、王稼祥和傅学文等。时值初冬,大雪纷飞,火车上没有暖气,走了半个月才到莫斯科。
  莫斯科中山大学座落在莫斯科河西岸的沃尔洪卡大街上,是一座四层楼房。在校学生有300人左右,后来发展到500多人。王辩他们是第二期学生,他们中有张闻天、刘伯坚、左权、朱瑞、屈武、李培之等。一些国民党的要人也把子女、亲朋和秘书送来学习,如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于右任的女儿于楞,冯玉祥的儿子冯洪国、女儿冯弗能,邵力子的儿子邵志刚,还有汪精卫的亲戚陈春圃等。黄埔同学会的青年军人李秉中、康泽、邓文仪等也来到这里。后来,一些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如傅钟、邓小平、任卓宣等也从法国前来。
  1926年暑假,学校把几个有病的学生送到南俄黑海之滨去疗养,其余学生全部安排到莫斯科郊外的休养所去避暑。休养期间,学生党支部进行改组整顿,把不安心学习和反共的同学送回国内,重新调整班次。王辩分到二年级七班,和傅钟、左权等一起,直到1927年夏季毕业。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