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人文潍坊·山东首位女党员王辩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人文潍坊·山东首位女党员王辩

第02版
人文潍坊·山东首位女党员王辩

第03版
人文潍坊·山东首位女党员王辩
 
标题导航
离开相州奔赴沂蒙抗战
2021年05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离开相州奔赴沂蒙抗战
  王辩



  七七事变后,王辩夫妇被组织派至诸城相州。在父亲帮助下,王辩与赵志刚、董昆一在相州成立了“中共诸城临时特别支部”,赵志刚任书记,她任支部成员。1940年初,王辩离开诸城,到沂蒙根据地参加抗战工作,投身到抗战的前沿阵地。
在诸城建立党组织 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1936年冬,王辩夫妇由河北赵志刚的老家到了北京。七七事变后,王辩与赵志刚、董昆一两家被组织派至山东诸城相州老家。他们按照北平党组织交代的关系,先经青岛通过“平津学生流亡分会”负责人邹鲁风与山东党组织接上关系,然后以安置家属避难为名回到诸城县相州镇。
  在王翔千的支持、帮助下,王辩与赵志刚、董昆一在相州成立“中共诸城临时特别支部”,赵志刚任书记,王辩任支部成员。经向中共山东省委请示,省委决定让他们留在诸城一带开辟和领导抗日救亡工作,建立党组织,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他们以各种形式进行抗日宣传活动,当时的诸城已经全境沦陷,在敌占区开展党的工作十分危险,每逢相州集,他们都到大街上演讲,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罪恶,大讲亡国奴悲惨的下场,激发群众的抗日热情。临时特支成立后,首先在相州发展王希坚(王辩之弟)、王满(现名王绩,王辩之妹)、王成(王辩之妹)等人入党,并成立相州支部,王辩任支部书记。在大北杏村,介绍王尽美的长子王乃征入党,随后又发展了一批党员,并经临时特支批准,成立了北杏支部,王乃征任书记。1937年12月,在赵志刚等人领导下,成立诸城府前小学党支部。其后,王辩的弟弟、妹妹与亲戚,都外出积极参加抗日队伍,转战疆场,为抗战作出了卓越贡献。
  1940年初,王辩带着孩子离开诸城,到沂蒙根据地参加抗战工作,投身到抗战的前沿阵地。不久,进党校学习。
  党校有许多老八路,王辩第一次见到参加过长征的老八路,其中就有肖华同志。
分散应对反扫荡 赴蒙阴做通讯工作
  临近毕业,王辩要生孩子,被派送到地方,安置在净埠子村一个老大娘的家中。王辩在这里经历了“夏荒”。麦收后不久没吃的了,老百姓把花生皮和糠在石碓里捣细,一把把往嘴里填。王辩吃豆面略加白薯面的窝头,每顿饭吃一大勺子黄豆芽。一次,吃纯黄豆面的窝头,她真咽不下去,第二顿切成片用嫩菠菜下了,也没吃下去。
  王辩的孩子国柳就是在这种营养不良的状况下出生的,可她健康、秀气。月子里王辩一点糖也没吃,每天早上用热水冲两个鸡蛋,其余跟一般病号吃。正逢蔬菜淡季,有时用大葱炒咸菜,有时就凑凑合合。她的奶刚够国柳吃的,部队有一个女同志刚生了孩子没有奶,经常抱孩子找王辩吃奶。
  孩子略大些,王辩被分配到大众日报社工作,见到了小妹平权,才知道小妹初中毕业就出来了。
  1941年的大“扫荡”,是日本鬼子对沂蒙山区空前大规模的一次进犯。整个机关都分散下去反扫荡,王辩和两个孩子,还有帮着看孩子的11岁的小王,安插到一户农民家里。两个多月中,王辩这些拖男带女的非战斗人员受尽磨难,没有广大群众的掩护,他们一天也难活下去。
  大众日报社要去滨海,王辩要求留下照顾孩子,住在小崔家庄的编辑部工作。根据有关部门要求,王辩把大孩子国桥转到东辛庄,寄养在老乡家。1942年秋季扫荡,王辩才把国桥带走。
  “扫荡”过后,二地委分配王辩到蒙阴县委宣传部去做干事,主要做组织通讯工作。春节在蒙阴过的,杀了猪,吃了饺子。工作了两三个月,地委又把王辩派到沂中县委宣传部。

请求调到沂南工作 抗战胜利夫妻团聚
  1943年,沂蒙根据地进行了“民主文化运动”,就是建政的工作。关于召集群众解释什么是公民权,是很费力的。每月王辩到沂南看一次孩子,要走五六十里山路。她请求地委把她调到沂南去,得到批准。调到沂南后,王辩在沂蒙导报继续做通讯工作。王辩多半时间住在群众家里,对沂蒙山区的群众,特别是劳动妇女艰苦的生活和善良的愿望,有深刻的了解和无限同情。
  鲁中联合会召开劳模大会,王介福批准王辩去参加。大会开幕之前,王辩给劳模写小传。
  不久,在界湖召开成立县抗联代表大会,王辩参加了筹备工作。大会选举时,王介福同志指示对人选不布置,不保证,让群众挑选自己中意的人。王辩被选为宣传委员兼县妇联委员。
  1945年,日本鬼子投降。王辩心中乐不可支,感到从未有过的畅快。
  紧跟抗战胜利而来的,是大批往新区输送干部。在“解放大城市”的欢呼声中,又一次大规模的参军高潮掀起。
  有一天,王辩接到调令回临沂。她给孩子们收拾东西,到汶河两岸的村庄取回自己的衣物,并向老乡告别。她又回到县机关,办完应有手续。村干部给预备了二人推拉的小车,推着两个孩子。在路上走了好几天,终于到了临沂,找到邮局部门。和赵志刚分离几年后,一家人终于团聚了。
  ……
  1949年春,王辩到山东图书馆工作,1952年调到北京图书馆工作。在图书馆工作期间,王辩因为懂俄文,一直在俄文资料室,担任苏联图书室主任。
  1978年,王辩先是退休到街道,后又收回到机关离休。离休后,她仍关注党的方针、政策,关心党史工作,抱病撰写了20余万字的回忆录,同时为中共党史、妇运史、青运史的研究提供了大量宝贵的资料,解决了建党初期许多有争论的历史问题。直到去世前两天,她还亲自写信回答有关单位提出的问题。
  1987年4月11日,王辩病逝于北京。
  部分资料来源:《王辩》(王瑞华编著)
  本期图片由宋兆梅提供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