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法治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2021中高考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开启“共享屏幕”?对方可能是骗子
这22种行为属于非正常上访
潍坊市禁毒协会组织禁毒宣传活动
山东豪德律师事务所组织党性教育活动
2021年06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启“共享屏幕”?对方可能是骗子



案例
  近日,有不法分子以网络借贷平台名义发送诈骗短信,谎称受害人账户活跃度低,使用银行卡取现将收取“高额绑卡管理费”,并以帮助解绑为由诱导受害人添加好友,再通过屏幕共享的方式进一步骗取受害人银行卡号及密码信息后进行盗刷。
  前几天,刘女士收到一条自称是某借贷平台“客服”的短信,由于刘女士曾在该平台贷款,因此没有怀疑对方的身份。短信显示她在该平台的账户活跃度过低,将收取600元/月的绑卡保护管理费,卡内自动划扣,如需解绑则需要添加“客服”的联系方式进行操作。随后,刘女士添加了对方的QQ,在对方要求下开启了“共享屏幕”,按照对方要求的步骤输入银行卡卡号和密码等信息进行解绑。然而,下班回到家后,刘女士发现银行卡里的两万余元全部被盗刷。
提醒
  民警提醒,这其实是一种新的诈骗手段。共享屏幕是把屏幕上显示的内容同步让对方看到,包括弹框显示短信、微信、其他APP推送的内容。也就是说,你在手机上的任何操作,对方都能看到。
  此类诈骗中,骗子往往诱导受害人使用远程会议软件内的共享屏幕功能。一旦受害人使用此功能,即使诈骗分子不主动询问,也能看到受害人手机上的所有信息,包括输入密码时跳动的字符、收到的验证码等,从而转走受害人卡内资金。
  不法分子首先通过不正规渠道获取受害人在某些平台上的信息,然后冒充网络借贷平台客服、银行工作人员等骗取受害人的信任。获取受害人的信任后,不法分子以“用户账户活跃度低、收取‘高额绑卡管理费’、解绑请添加联系方式”等为由诱导受害者添加不法分子的微信、QQ为好友。
  不法分子诱导受害人开启“共享屏幕”,要求受害人按照步骤输入银行卡号及密码,对受害人的银行卡进行盗刷。
  民警提醒,市民如果收到此类信息切勿轻信,应第一时间通过官方渠道向客服咨询,尤其是涉及到和银行卡有关的信息,要及时和银行沟通,不要盲目操作。不要随意添加没有确认对方身份的陌生人为好友,要时刻提高警惕。不要与陌生人进行屏幕共享。如果对方要求在社交软件上或下载新的APP来开启“共享屏幕”,请立即拉黑并举报。万一被骗,一定要立即报警,同时保留好相关证据。
  一定要注意,收到涉及资金、财务等情况的短信,要提高警惕、多方求证,切勿轻信对方的说辞,不向陌生人透露个人身份及银行卡信息,以防上当受骗。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