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每到夏令时节或暑假期间“溺水悲剧”时有发生,安全无小事,我们应当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共同防范意外发生。以下防溺水知识,请大家认真学习。 一、家长如何预防孩子溺水 1.不要私自下水游泳,家长时刻看护; 2.下水前,坚持让孩子穿高质量的易浮身衣物; 3.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避免出现抽筋现象; 4.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东西,有可能被呛到; 5.教育孩子不在水中互相嬉闹,防止呛水窒息; 6.教孩子学习游泳,并学习心肺复苏等技能; 7.不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8.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二、溺水时应如何自救 1.尽可能让身体浮在水面上,等着别人施救; 2.如果周围有可以抓、拉、扶的东西,迅速抓住,借力出水; 3.换气时,呼吸要浅,吸气要深; 4.有人来救援时,一定要听救援者的指挥,不要猛拽救援的人。 三、该如何施救溺水者 1.如果发现有人溺水,首先要大声呼救,叫更多的人来帮忙,同时拨打110报警; 2.发现溺水者后,可充分利用现场器材,如绳、竿、木板、救生圈等救人,也可以将衣服连在一起当做绳索; 3.需要下水救溺水人的时候,一定要大声告诉对方,不要惊慌,有人在救你; 4.下水救人时,不要从正面接近,防止被溺水者抓、抱。若被抱住,应放手自沉,溺水者便会放开。救人者应绕到溺水者的背后或潜入水下,从其左腋下绕过胸部,然后握其右手,以仰游姿势将其拖向岸边,也可以在其背后拉腋窝处拖带上岸; 5.施救者若不熟悉水性或不了解现场水情,不应轻易下水,应呼救或报警。 特别提示:未成年人不具备直接救人的能力,严禁下水或手拉手救援。即使采用智慧救援,也一定要以保障自身安全为前提。 四、未成年人防溺“六不准”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会水性却仍擅自下水施救。 五、日常防溺牢记“八避免” 1.避免去近几年有人挖(采)沙的河道游泳; 2.避免去水库主干渠游泳; 3.避免在危险地段推拉玩闹、清洗衣物、打捞物品等; 4.避免雨中、雨后在河道、湖塘、井池边行走,及雨中过桥; 5.避免去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避免在恶劣气候条件下游泳; 7.避免到深水区、冷水区游泳; 8.避免到污染严重、水质差的水域游泳。 本报综合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