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卡被盗刷 应该知道的事儿 |
应第一时间给银行打电话要求止付,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
|
银行卡明明在自己手里,而卡里的钱却不翼而飞,有市民确实在生活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那么出现银行卡被盗刷的情况后到底应该怎么处理、银行该不该赔偿呢?前段时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银行卡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开始实施。7月7日,记者就银行卡被盗刷的问题进行了采访。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常方方 这些情况银行应赔偿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银行卡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银行卡规定》)正式施行。新规的出台,有助于银行发卡业务的合规,更有助提升发卡机构后续风控能力,将对我国银行卡市场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银行卡规定》基于银行卡交易类型多样、主体不同等特点,根据纠纷产生主体和法律关系的不同,在第七条至第十二条分别对不同主体之间的盗刷责任进行了规定,并在第十三条规定了不得重复受偿原则。 其中,第七条主要规定在持卡人与发卡行之间成立银行卡合同法律关系情形下,因银行卡盗刷发生纠纷的责任认定问题。 第七条第一款规定,发生伪卡盗刷交易或者网络盗刷交易,借记卡持卡人基于借记卡合同法律关系请求发卡行支付被盗刷存款本息并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第七条第二款规定,发生伪卡盗刷交易或者网络盗刷交易,信用卡持卡人基于信用卡合同法律关系请求发卡行返还扣划的透支款本息、违约金并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发卡行请求信用卡持卡人偿还透支款本息、违约金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也就是说,如果事实清楚责任清晰,可以要求发卡行赔偿被盗刷的借记卡的本息和发生盗刷的信用卡的透支款本息、违约金。 这些情况银行不赔偿 《银行卡规定》第七条明确,前两款情形,持卡人对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身份识别信息、交易验证信息未尽妥善保管义务具有过错,发卡行主张持卡人承担相应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此外,依据规定,持卡人未及时采取挂失等措施防止损失扩大,发卡行主张持卡人自行承担扩大损失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因此,并非所有的存款“不翼而飞”都要由银行担责。持卡人也要尽到妥善保管的义务,一旦发生银行卡被盗刷,应该立即进行挂失以防止损失扩大。
解读 不同情况不同处理 山东豪德律师事务所诉讼中心主任王晓倩律师表示,持卡人和银行之间是合同关系,简单来说就是谁有过错谁承担责任。持卡人对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身份识别信息、交易验证信息具有妥善保管义务,如果银行卡、信用卡在持卡人手里,却发生了非持卡人本人操作的刷卡交易,说明银行卡或者信用卡可能被非法复制出了伪卡,或者通过网络被盗刷了,这就说明银行的安全保障义务没有履行好,银行具有过错,这种情况下,由银行承担对持卡人承担赔偿责任。 但如果由于持卡人对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身份识别信息、交易验证信息未尽妥善保管义务,导致银行卡被盗刷,这种情况下银行是没有过错的,应由持卡人自行承担责任。 另外,如果银行卡出现被盗刷的情况,持卡人应及时采取挂失等措施防止损失扩大,如果怠于保护自己的利益,那扩大的损失由持卡人自行承担。
提醒 发现被盗刷这样做 寒亭公安分局民警表示,之前他们确实曾经接到市民报警,称银行卡被盗刷,其中有的是因为持卡人的信息泄露。提醒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保护好个人信息,比如不要为了领取一个小礼品就随随便便填写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卡号等信息。 民警称,如果真的遇到了银行卡被盗刷的情况,需要立即做出反应,以免错过挽救的最佳时间。持卡人第一时间要做的就是给银行打电话,告知客服该卡被盗刷,要求银行止付或申请冻结。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向公安机关详述银行卡被盗刷情况,证明银行卡仍由自己保管,盗刷消费非本人所为。 “有的市民遇到这种情况后就慌了神,也不立即报警,这样一来就给犯罪分子留出了足够转走钱的时间。”民警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