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时事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看点
 
标题导航
踏遍河山终得团圆
2021年07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电影《失孤》原型父子相见
踏遍河山终得团圆



  这两天,“电影《失孤》原型人物郭刚堂找到失散24年的儿子”的消息引发热议。在祝福一家人终于团聚的同时,关于拐卖案件的侦破情况也备受关注。7月13日上午10时,公安部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新闻发布会,通报“团圆”行动最新成效,介绍电影《失孤》原型拐卖案件侦破情况。公安部门在侦办该案中,已抓获两名犯罪嫌疑人,一男一女。7月11日,公安部组织山东、河南两地公安机关在聊城市为郭刚堂、郭新振一家人举行了感动人心的认亲仪式。
认亲 失散24年终获团圆,一家三口相拥而泣
  2015年,以郭刚堂为原型,刘德华主演的电影《失孤》上映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如今,苦寻24载,独骑摩托走遍了二十余个省区市,郭刚堂终于找到儿子郭新振了。
  7月11日,公安机关为郭刚堂、郭新振一家人举行认亲仪式,离散24年的家庭终获团聚。
  在认亲仪式现场,一家三口紧紧拥抱在一起,哭成了泪人,母亲紧紧抱住儿子不放,连声哭喊:“我的宝贝我的宝贝,我的儿啊我的儿啊!”
  除了郭刚堂一家三口,郭新振年迈的爷爷奶奶见到孙子也是难掩情绪,一家人抱着哭成一团。
  公安部刑侦局表示,郭新振大学毕业,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目前工作稳定,生活状况良好。根据郭新振本人的意愿,不愿暴露现身份,也不愿平静的生活被过多打扰。
  在认亲前,郭刚堂买了能装1万元的红包,“比订婚还高兴。”原本他们想摆个流水席,但因为疫情,最后改成买1000斤糖果发给街坊邻居。
  11日,也就是认亲当天,郭刚堂在社交平台上更新了一条动态:“今天对于我来说很重要。”
  被问到未来如何与儿子的养父母相处时,郭刚堂表示,“就当是一门亲戚,这样去走动,就两个字:真诚。”郭刚堂说,如果孩子愿意孝顺养父母,郭家会坦然接受,发自肺腑地尊重孩子的决定。
  电影《失孤》中郭刚堂原型的扮演者刘德华得知消息后,在社交平台发视频称,“郭大哥,真替你高兴!”并表示,这二十多年的坚持,终于没有被辜负,非常开心,而且非常振奋。
寻亲 骑摩托车寻子,24年行程五十余万公里
  24年前,在聊城市经济开发区李太屯村,郭新振被拐走。如今李太屯村已经变成了高楼林立的小区,但是村口的村碑依然在。村碑上斑驳的痕迹彷佛诉说着郭刚堂寻子的艰辛历程。
  1997年9月21日,27岁的郭刚堂忙完工作后踏上返家的路程,可没想到的是,当他到家时发现,家门口围满了人,原来郭刚堂的儿子郭新振被人贩子拐跑。事发时郭新振才2岁5个月17天。
  怎么找孩子呢?慌了神的郭刚堂突然给在场的乡亲们跪下了,看着在土里跪着不断磕头的郭刚堂,乡亲们也哭了,当天晚上发动500人,三人一组,到各个路口、汽车站、火车站去找人,当天乡亲们还集资5万多元,让郭刚堂去找孩子。
  就是在这个村口,郭刚堂无数次出发,奔向未知的目的地。24年来,郭刚堂独自一人骑着摩托车寻子,行程达50余万公里。
  没有收入来源,郭刚堂年逾七旬的父亲也在外打工补贴家用。郭刚堂的妻子重拾葫芦烙画的手艺。郭刚堂一路寻子,一路卖葫芦挣些盘缠。还有亲戚朋友和好心人的帮忙。每借一笔钱,他都会在本子上记下,至今,已不知记满了多少个本子。
  郭刚堂曾经透露,在儿子郭新振被拐后,他和妻子先后又生了两个儿子,但是他没有过放弃寻找儿子的想法。只有在路上,他才觉得对得起儿子。
  令人感动的是,郭刚堂在24年寻子历程中始终保持理性平和的心态和顽强向上的意志。他一边骑着摩托车辗转多地、跨越数十万公里寻找孩子,一边积极参与打拐志愿活动,将搜集到的失踪被拐儿童信息及时反馈给公安机关。通过他提供的线索,公安机关先后找回被拐多年的儿童100余名。
案件还原 情侣为图财预谋拐卖
  1997年9月21日,聊城市经济开发区东城街道办事处李太屯村村民郭刚堂夫妇报案称,其两岁半的儿子郭新振被一名陌生女子拐走。接报案后,聊城市区两级公安机关立即开展侦查工作,走访摸排,采集血样,完善DNA数据,由于郭新振之前从未被采集过DNA信息,受条件所限,案件久侦未破,虽然办案民警更换,但一代又一代办案民警始终坚持查找,从未放弃。
  24年来,郭新振这个名字在郭刚堂家人心里呼唤了24年,也在警方心里压了24年,警方排查追踪的脚步奔跑了24年。
  2021年,公安部组织开展“团圆行动”以来,公安部将该案列为挂牌督办案件,从全国抽调了多名DNA和人像等刑事技术专家,运用最新比对查找手段,在河南成功发现了一疑似比中人员。山东省公安厅、聊城市公安局立即组织力量赶赴河南,与河南警方共同找到疑似人员,通过DNA鉴定确定其即为郭刚堂被拐走的孩子郭新振。
  围绕郭新振当年被收养的情况循线追踪,公安机关通过细致走访、深入调查,确定呼某(男,现年56岁,河南人)为该案犯罪嫌疑人,现因涉嫌另外一起案件被羁押于山西某看守所。
  经提审呼某,其畏罪心理严重,拒不交代。专案组围绕其关系人开展进一步侦查,通过分析研判发现,其当年的女友唐某(女,现年45岁,山东人)有重大作案嫌疑,公安机关在山西某地将唐某抓获。经审讯,唐某对1997年9月伙同呼某拐卖郭新振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在大量证据面前,呼某最终认罪并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
  经查,1997年,呼某、唐某两人相识并恋爱,9月一起在山东旅游期间为图财预谋拐卖一男孩。9月21日,两人窜至山东聊城,呼某在聊城汽车站附近等候,唐某外出寻找作案目标,将在家门口独自玩耍的郭新振抱走,随后与呼某一起乘长途车返回河南,由呼某将郭新振贩卖。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团圆”行动 已找回被拐儿童2609名
  公安部1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团圆”行动最新成效。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童碧山介绍,截至目前,已找回历年失踪被拐儿童2609名,其中时间跨度最长的61年;侦破拐卖儿童积案147起,抓获拐卖犯罪嫌疑人372名,各地已组织认亲1200余场。
  今年初,公安部部署开展以侦破拐卖儿童积案、查找失踪被拐儿童为主要内容的“团圆”行动以来,取得显著成效。
  6月1日,公安部通过新闻媒体集中发布了全国3000多个“团圆”行动免费采血点地址、电话后,已有近万人主动到公安机关接受免费采血,目前已帮助306个家庭实现了团圆。童碧山表示,公安机关希望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团圆”行动,及时向公安机关提供失踪被拐儿童线索,以及拐卖儿童嫌疑人的线索。同时,希望尚未采血的失踪被拐儿童父母、疑似被拐人员、身源不明人员尽快到公安机关免费采血。“我们共同努力,早日实现亲人团聚、家庭团圆。”
  为充分发挥刑事技术的支撑作用,推动“团圆”行动取得更大实效,5月11日至6月11日,公安部在山东济南组织开展了“团圆行动刑事技术集中比对会战”,凝聚专家智慧,汇聚数据资源,强化专业协同,创新应用战法,最大限度提升“团圆”行动实效。通过一个月比对会战发现的线索,已找回失踪被拐儿童718名、抓获拐卖儿童逃犯8名。
         本报综合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