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市组建防溺水志愿服务队,分成六个巡逻组 |
结对包片 撑起防溺水“安全伞” |
|
|
|
昌邑市防溺水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在开展演练。 |
|

|
|
本报讯(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宋树云)为有效防范未成年人溺水事故的发生,7月18日上午,“昌邑市防溺水志愿服务队授旗暨培训启动仪式”在昌邑市潍水湿地公园举行。 仪式结束后,蓝天救援队昌邑中心的救援志愿者向其他志愿者进行了防溺水救援的培训,传授了皮划艇、救生衣、救生圈等常用救援工具的使用技巧。 暑假期间,这群志愿者将分成6个巡逻组,在昌邑市平安街大桥北侧、潍水湿地公园内、自来水公司第三水源地、都昌街道金口大桥南侧等6个重点危险水域和易发生溺水事故水域开展巡逻。 “每个巡逻组都有1名专业的救援志愿者,做到早中晚重点巡逻,可现场开展救援。”昌邑团市委副书记陈书亮介绍,每处危险水域均有专业志愿服务队伍结对包片,定期义务轮流巡河劝导,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由志愿者们向成年人和孩子们讲解防溺水常识、自救技能、应急救援知识,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与防范危险能力,为放暑假的学生撑起“安全伞”。 “这里是危险水域,请远离并到安全水域垂钓。”“游泳消暑本是不错的选择,但请选择有防护措施的游泳场馆!”当天上午,志愿们在潍水湿地公园进行了劝导,并开展了一次应急救援演练。 面对在河边垂钓的老人,志愿者们上前发放单页,并告知该水域较深,而且水草较多,在附近垂钓发生危险的可能性较大。 “在野外游泳不安全因素多,即便水性再好也有可能发生意外,尤其带着孩子更不能在野外游泳。”昌邑市义工联合会主席郝光表示,除了开展巡河劝导志愿服务活动外,他们还通过发放安全手册、讲解急救知识等多种宣传方式,唤醒广大市民对户外野泳危险性的重视,教育未成年人远离危险水域,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下一步,他们还打算进村入户,宣传推送防溺水宣传片,组织社区群众观看溺水真实案例,现场教学溺水自救、岸上救护的急救方法,让群众掌握黄金急救五分钟关键要领,全面提升大众应急救护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