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下,我市已进入大暑节气,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然而在这种炎热的天气里,为了旅客的出行安全,潍坊机场的“驱鸟人”却要在高温炙烤的露天环境下,时刻关注飞机跑道内的“风吹草动”,与鸟类“斗智斗勇”。7月24日,记者走近潍坊机场运行保障部场务主管范伟,听他讲述驱鸟故事。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 奔波忙碌了一上午 湿透的衣服没干过 24日中午11时许,烈日暴晒下的潍坊机场机坪热浪滚滚,地面温度达到了55℃。整个机坪没有任何遮阳物,跑道上飞机频繁起降,在跑道西侧40米处,潍坊机场运行保障部场务主管范伟和3名队员驾驶驱鸟车载着“全副武装”进入场区。此时距离飞机降落还有40分钟,范伟和队员们“找好”各自的位置后,打开全向声波驱鸟器和煤气炮等。“这些都是声波防治法,全向声波驱鸟器会播放老鹰等动物的声音,鸟类听到这些声音会‘退避三舍’。”范伟认真观察着鸟情,对于鸟的种类、数量、飞行高度、是否会对飞机产生影响等,他都会仔细记录下来。 随着“砰、砰”几声巨响,几颗钛镭弹射向一百多米高空。“钛镭弹主要用于驱赶高空鸟类和群鸟,射程有一百多米。”范伟指着蔚蓝的天空说。紧接着,他开始在跑道上施洒氨水、点燃硫磺粉等,用出了驱鸟“十八般武艺”。虽然范伟和队员们戴着口罩,但是刺激性气味仍然非常呛人。“这是嗅觉防治法,利用刺激性气味,让鸟类不愿靠近。一开始我们也不适应,有时候被呛得直流眼泪、鼻涕。”等忙完这些,距离飞机降落仅剩20分钟,范伟驾驶专用的冲击波炮车开始在几个重点区域之间来回穿梭,声音非常大,最高时能达到144分贝,队员们则配合着燃放鞭炮、钛镭弹等。 “经过太阳暴晒,车内温度达到近60℃,我们一般从早晨5时多开始作业,现在中午11时30分了,湿透的衣服一直没干过。”范伟说,鸟类很狡猾,只有“多管齐下”才能使得它们不再靠近。夏天到了晚上蝙蝠比较多,他们会采用硫磺粉、蝙蝠香、超声波驱鸟器等驱赶,并配合使用夜视仪和激光驱鸟器。
不能使用防暑装备 每天行走超五公里 今年40岁的范伟2017年从部队退伍,在部队期间他的专业就是机场场务保障,对机场环境非常熟悉,因此2018年他来到潍坊机场工作。3年来,范伟一直从事机场运行保障服务,驱鸟是他工作的一部分。除此之外,他们班组还负责机场跑道的维护检查、机场土面区的管理、FOD的防范管理、机场围界管控等工作,冬季飞机的除防冰、道面的除冰雪等也由他们负责。 对范伟和队员们来说,夏季是最难熬的季节,白天高温酷暑,阳光刺眼,经过烈日的暴晒,停机坪地面温度可以达到60℃左右。他们需要顶着烈日巡视跑道,密切关注航班起降动态,与时间赛跑,频繁出入跑道驱赶鸟类。到了晚上,他们还要克服疲态随时观察空中的夜行性鸟类以及在草地里栖居的鸟类、小动物等。他们在驱鸟过程中,需要不断巡视,机场宽阔,在风力较大的情况下,帽子、毛巾、水瓶等容易被吹到跑道上,给起降的飞机构成威胁,因此他们在上班期间不能使用这些防暑装备。 工作一天下来,范伟和队员们每个人徒步行走的里程都要超过5公里,任凭汗水挥洒。如果他们感到口渴,会趁着换班的时间到办公房间里狂饮一气,并用热毛巾敷一下眼睛,这样能减轻阳光对眼睛的刺激。为了防止中暑,潍坊机场给他们每个人都配备了防暑药,因此这几个夏天虽然炎热,但他们的团队内没有一个人中暑或出现问题。 “冬季候鸟南迁,在潍坊过冬的鸟类相对较少,到了夏季是鸟类活动最频繁的时候,也是我们驱鸟员最忙的时候。”范伟对记者说。 吃午饭时坚守岗位 “见缝插针”扒几口 潍坊机场作为我市重要的交通枢纽,航班较为密集,每天早上6时左右便有飞机落地,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1时。驱鸟员每天早晨不到5时就要起床一直忙到次日凌晨,吃饭只能“见缝插针”,毫无规律。2019年,范伟患上了溃疡性结肠炎,不能吃腥辣凉,而且还办理了慢保。“因为岗位原因,一日三餐非常不规律,基本上我们下午一两点钟吃午饭,晚饭就更没有准点了。”范伟说。夏季鸟类的觅食时间一般在上午10时到下午3时,这段时间他们必须保证四个人坚守岗位,午饭只能在烈日下胡乱扒上几口,凑合一顿。 范伟说起一次险情,7月17日上午10时多,他和同事突然发现机场跑道上落了两三百只雏燕,俨然将跑道当成了学飞的“场地”。如果这些雏燕不离开,将对降落的飞机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几人立即采用放鞭炮、燃放钛镭弹等手段驱赶,均没有效果。当时距离飞机降落还剩下10分钟左右,范伟和同事立即跑向跑道,施洒氨水。由于情况紧急,他们顾不上采取防护措施,氨水的浓度很高,直呛鼻子和眼睛,他们硬是强忍着完成了这项工作。在他们几人的努力下,成功消除了安全隐患。 熟悉掌握周边鸟类 俨然半个鸟类专家 对于环境来说,鸟类的多少是检验自然生态好坏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市生态环境保护等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自然生态不断改善,鸟类逐渐增多。然而,对于范伟和同事来说肩上的担子却重了不少。“在我们机场周边8公里内活动的鸟类经调查有35种,今年又发现了紫背苇鳽这种‘新鸟’,鸟防工作需要我们对于鸟类的迁徙、鸟类的习性、体积、食性、飞行高度、危险级别和防止措施了如指掌。”范伟说,虽然他们驱鸟,但是并不会伤害鸟。 “驱赶鸟类治标不治本,使鸟类和飞机‘和平相处’是最好的结果,还是要进行生物防治。”范伟说,为此他们在办公室里建设了潍坊机场的鸟情研究室,自行采集制作昆虫标本、植物标本和鸟类标本,使用太阳能诱虫灯捕杀和分析昆虫,今年还要在场区内种植不易吸引鸟类的野牛草,从生物源头上切断机场对鸟类的吸引。 虽然十分辛苦,但是范伟却热爱这份工作。范伟表示,他大部分时间留给了机场,给家人的陪伴太少,但是作为一名党员,就应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他每天看着飞机平平安安地起飞和降落,内心充满自豪感。 ◎相关链接 鸟类撞击飞机的危害 目前,鸟撞飞机是威胁航空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有关机构计算,一架飞机以700公里/小时的速度飞行时,与体重1公斤的鸟相撞,所产生的冲击力比炮弹还大。鸟一旦击中飞机要害部位,后果不堪设想。高速运动使鸟击的破坏力达到惊人的程度,一只麻雀就足以撞毁降落时飞机的发动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