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荒山变林海 “榛”经叫响全国 |
诸城市皇华镇深度发展榛子种植加工产业,填补多项国内空白 |
|
位于诸城市皇华镇的胡沟山岭,曾是一片著名的穷山僻壤,村民靠种植小麦和黄豆等为生,亩收入在500元左右。如今,在这片山岭上,万亩榛子将原来的荒山装扮成了绿山,更变成了给周围村民致富增收的“金山”。7月29日,记者了解到,这里的荒山上,除了发展起2.1万亩的榛子林,还建起了榛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全产业链,填补了榛子深加工、榛子种植收购团体标准、纯正榛子乳等三项国内空白。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春晖 通讯员 徐春光 6年时间,荒山薄地变成两万亩榛子林示范基地 7月29日,雨后的胡沟山岭,万亩榛子林在雨水的冲刷后,更显葱郁。前几天,这里刚举行了一场测产活动,吸引了很多农户前来围观。技术人员对6年生的榛子树,随机抽样10株进行了产量测定。测产表明:一亩山石地,栽植平欧大榛子110棵,去掉果苞和水分,平均每株产果4.9斤,亩产540斤,引来了农户们的一阵欢呼。 山石地上能长出品质这么好的榛子树,离不开诸城市皇华镇66岁企业家魏本欣的辛苦付出。2015年,魏本欣把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传给儿子管理后,来到诸城市南湖生态经济发展区试种了300亩榛子。原本他的想法就是回到从小生长的农村,过田园生活。皇华镇希望他能在扶贫和项目建设方面做一些贡献。慎重考虑后,魏本欣觉得榛子耐寒、耐干旱、耐瘠薄,对山区来说,是个很好的产业。于是,他开始流转胡沟村以南的山岭地,从2000亩、7000亩再到10000亩…… 整整6年的时间,魏本欣持续进行土壤实验,选育品种,终于让200多万株榛子苗扎根在了石缝薄田中,让山沟洼地变身水库塘坝,荒山秃岭被改造成层层梯田。到2020年底,魏本欣成立华山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榛子种植面积扩大到2.1万亩,成为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平欧大果榛子示范基地。 带动周边5000农户规模种植,亩收入提高到5000元 魏本欣没有忘记自己最大的使命,还是带动周围群众共同致富。为此,他于2016年成立了榛子种植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周边15个村庄5000户农户开展榛子规模种植,户均年增收30000元以上。 魏本欣通过“租金+工资收入+财产收入”的方式,保障社员在基地未进入盛果期前获得稳定经济利益。合作社采取成本价赊销苗木,用土地入股和共建榛子产业示范基地的方式扩大受惠面。在未入盛果期的前5年,为入股农户发放工资,提供技术指导。进入盛果期后,再按效益分红。自合作社成立以来,现已有2000多人入股,分红多的有一百多万元,少的四五万元。 因为当地村民收入普遍较低,在村里留守的劳动力成了合作社的主要工人,多数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今年54岁的王成芬告诉记者,以前他们在山岭耕耘薄地,种小麦、黄豆,靠天吃饭,一亩地一年不过500元收成。“现在好了,俺把4亩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然后到合作社榛子基地打工,在家门口挣钱,如今已经实现小康了。”王成芬笑着说。 2016年开始,村民李学玉在自家薄地上跟随基地种植了6亩榛子,今年也喜获丰收。“果子公司以保底价15元一斤回购,我家每亩能收入5000多元。”李学玉说,此后他的榛子树产量会越来越高,也意味着他们家的收入将越来越高。
牵头制定6项团体标准,打造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 魏本欣深刻认识到,只有扩大终端消费,才能让这个产业发展壮大,便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榛子后续产品的研发上。2017年,成立主打榛子深加工的生物科技公司,从德国、意大利引进全智能化榛子加工设备,加工榛仁、榛子碎、榛子油、榛子酱、榛子能量棒等,填补了国内市场榛子深加工产品的空白。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研发的榛子乳,系国内第一个纯榛子植物蛋白饮料,开创了中国植物蛋白饮料的新品类,荣获中国林业产业创新奖。他们推出的榛子产品,很快得到消费者认可。今年5月底,首批出口英国的榛子乳在青岛报关成功,漂洋过海去开拓新的市场。 近几年,随着我国榛子栽培面积快速增加,魏本欣牵头主导制定了《榛坚果收购等级》《榛仁质量等级》《榛坚果贮藏规程》《榛子乳(露)》《裹衣榛子仁(烘烤类)》《压榨榛子油》等6项团体标准,填补了国内榛子收购、加工无行业标准的空白。 “我现在正在全国推广500亩以上的联盟种植户,推广绿化荒山、就地扶贫的模式。”魏本欣说,如今他们榛业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已经成型,采用“种苗繁育+榛子收购+深加工研发+仓储物流+线上线下销售”的融合模式,让荒山秃岭变成“绿色银行”。 举行榛子产业发展大会 创新提升“诸城模式” 榛子为世界“四大坚果”之首,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在全国24个省(区、市)均有分布,目前栽培面积已150多万亩。 今年7月20日,诸城市举行了以科技创新引领榛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中国榛子产业发展大会暨2021年度诸城榛子丰收采摘活动。此次大会展示了榛子繁育、种植、采收、加工等全产业链发展中的先进技术,以及现代化生产、加工、包装设备以及榛子初、深加工形成的系列新产品等。 在加快乡村振兴工作中,诸城市创新实施龙头带动、科技驱动、政策推动、内外联动“四动”战略举措,将发展特色经济林作为绿色发展和强村富民的重要突破口,特别是榛子产业蓬勃兴起、独树一帜。短短7年时间,该市发展榛子面积3.1万亩,其中华山农林科技建成2.1万亩榛子基地,成为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榛子生产基地,年可生产榛子植物蛋白饮品6.3万吨,高档榛子膳食油400吨,榛子休闲食品及原料2800吨,600余亩的高标准平欧大果榛子母本园选育推广中心,年繁育优品榛子苗300万株。 诸城市的榛子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由大变强,现已培育起集榛子育苗、规模种植、精深加工、市场开拓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成为助推乡村振兴、创新提升“诸城模式”的重要新生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