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前情报分析员“良心不安”,泄露十余份高度机密文件 |
揭露无人机滥杀平民被判45个月 |
|
|
自称因目睹美军无人机滥杀平民而“良心不安”,一名前美国空军情报分析员主动向媒体“吹哨”,泄露十余份高度机密文件。当地时间7月27日,美国法院以泄密罪判他入狱45个月,远高于辩护律师要求轻判的诉求。美联社报道,被告丹尼尔·哈尔年初已经认罪,当天的庭审主要是讨论哈尔泄密的动机、是否危害到国家安全,以及与之相关的量刑标准。 两次泄露绝密文件,其内容被媒体公布 据检控书介绍,哈尔2012年被部署至阿富汗巴格拉姆空军基地,任务是追踪手机信号,为美军无人机空袭武装分子提供目标定位。2013年2月,哈尔在从空军退役后、为美国国防部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担任承包商时,将6份涉及无人机项目的保密文件打印交给记者。此后,他又陆续泄露了至少11份标有“绝密”“机密”等级的文件,其内容被媒体部分或全部公开。 哈尔在庭审现场称,自己目睹美军无人机在阿富汗无差别滥杀平民,作为项目参与者感到“良心不安”,泄密就是为了揭穿关于无人机战争的谎言。“杀人是不对的,杀害毫无反抗能力的人(平民)尤其错误”。 辩护律师也呼吁轻判,理由是委托人出于良心而泄密,驳斥了时任总统奥巴马关于无人机空袭不会误伤平民的说辞,目的是引发“对美国政府被机密所掩盖的不道德行为的关注”。此外,检方也没有拿出泄密造成任何实际伤害的事实。 哈尔2019年被联邦法院正式起诉,2021年认罪。他强调,自己并非后悔泄密,而是后悔曾参与无人机项目,夺去他人的宝贵生命。他希望自己能打破美军“无人机战争模式可保障平民安全”的说法。 判处入狱45个月,以震慑其他泄密行为 奥巴马上任后大幅降低了在阿富汗、索马里、也门等地实施无人机空袭的门槛。当中包括饱受争议的“特征空袭”:允许未经确认目标身份,仅凭行为模式与关系网络来批准攻击。这导致平民伤亡大幅增加,但相关细节又因为“国家安全”理由保密,因此被美国国内反战人士批评为“暗杀”。 检方则指控,互联网上有人收集整理这些泄密文件,用于帮助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成员躲避美军的空袭。而被告当时明明知道此举“可能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甚至极其严重的风险”。 负责本案的助理检察官戈登·克罗姆伯格称,被告的行为并非出于引发公众讨论,反而导致“直接参加战斗的人员陷入危险”;即便主观上无意,但这一行为客观上起到了“帮助恐怖组织”的效果。 最终,哈尔因泄密罪,被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德里亚地方法院判处入狱45个月。这一量刑远高于辩护律师提出的12到18个月诉求,但也低于检方提出入狱9年的要求。此前,美国涉及向记者泄露机密文件的“吹哨人”最高获刑63个月。 主审法官连姆·奥格拉迪表示,判决并不是因为哈尔将无人机滥杀平民一事公之于众,而是为震慑其他人从事泄密行为。他认为,哈尔“本可以在不带走这些文件的前提下做一个‘吹哨人’”。 美联社提到,近年来,美国司法部正就一系列向媒体泄密的案件展开行动,本案就是其中之一。美国新任司法部长加兰本月宣布,禁止检察官向参与泄密案的记者发传票征求证据。但美国司法部显然不打算放过那些被认为泄露了国家安全信息的政府雇员。 本报综合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