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缅甸紧急状态将于2023年8月结束 |
军方与民盟对抗愈演愈烈,民众在“三重危机”中饱受折磨 |
|
|
这是2月1日在缅甸首都内比都拍摄的被军方封锁的一处联邦议员休息地。(资料图) |
|

|
|
当地时间8月1日上午9时许,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主席敏昂莱在电视讲话中表示,下次大选将在国家政治恢复稳定时进行,同时根据法律将需要六个月时间筹备选举,因此缅甸的紧急状态将到2023年8月结束。如今,缅甸社会深深撕裂。更为重要的是,被斗争裹挟着的民众正不可避免地陷入政治、经济、疫情三重危机的漩涡。 军方在陆地站稳脚跟 2月1日,缅甸国家发展历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一天——军方的装甲车清晨驶上了首都内比都和该国最大城市仰光的街头,扣押了2020年11月领导民盟在大选中取得压倒性胜利的国务资政昂山素季与总统温敏等民盟高层。随后,军方宣布缅甸进入紧急状态,接管国家权力。 然而,从2月1日至今,再度掌权的军方与失去权力的民盟之间的博弈与争斗从未停止,并逐渐由总体和平走向暴力、极端化。直至7月初,疫情之下封城令与居家令的相继出台才使得军方得以巩固政权,站稳脚跟。 在政局突变后的头两个月内,包括仰光、曼德勒在内的多座大城市兴起了反对军方接管国家权力的“公民不服从运动”。尽管抗议活动总体秉持非暴力与和平的原则,但随着局势加剧,逾百名抗议者在冲突中身亡。 在抗议活动式微之际,民盟强化了其政治组织结构,以凝聚民众支持。4月16日,民盟主导成立的“联邦议会代表委员会”宣布“另起炉灶”——成立所谓的“新政府”——“民族团结政府”(NUG),与军方于2月1日成立的“国家行政管理委员会”(SAC)形成抗衡之势,双方互相认定对方为“恐怖组织”。在此期间,还涌现出了诸多身份不明的民间武装团体,与军方的对抗也呈现出极端化、暴力化的趋势。 据报道,从5月底开始,爆炸、开车射击军方人员(士兵、警察和线人)等针对性暗杀活动日益普遍。中国某央企驻缅甸代表木子文文(化名)也告诉记者,7月7日、9日、10日,仰光多个镇区电力局发生爆炸事件,民间武装团体“城市游击组”宣称对爆炸负责。 伴随7月初第三波疫情袭来,封城令与居家令的实施,军方与民间武装团体的冲突也暂时告一段落。回顾军方执掌政权的这半年,缅甸华人学校校长李彬(化名)总结道,“从2月应对国内的示威游行,到3月、4月、5月带有恐怖主义性质的暴力对抗与社会动乱,直至7月,缅甸社会的‘大火’才得到了控制,军人在国内基本站稳了脚跟。” 民盟在“云端”收获支持 由于缅甸社会受西式教育影响较大,目前仍有不少缅甸民众,尤其是医生、大学教授等知识分子大多倾向于支持民盟。此前,医务人员和大学教职工均在“公民不服从运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与此同时,尽管缅甸选举委员会于7月26日发布公告,宣布由于全年选举舞弊案件总数超过1130万起,故正式废除2020年大选结果。不过,在李彬看来,即便如此,当下缅甸社会民意撕裂相当严重。 当前缅甸社会的一句流行语来形容这种民意撕裂的状况:军方赢在陆地,民盟胜在“云端”。缅甸华人吴盛霖对此也深有同感:“民盟的声音在现实世界中鲜有听到,但在网络上却异常激烈,涌现了一批‘键盘侠’。” 实际上,自缅甸2月1日政局突变以来,网络空间已成为了反对派与缅军争夺支持者、传递信息、掌握国内形势发展话语权的“平行战场”。当民众的抗议活动从现实世界消退之后,“云端”的社交媒体成为他们发泄对军方不满的主阵地。 与之相对,民盟主导成立的“民族团结政府”则是在网络上“吸粉”无数。 据观察,“民族团结政府”的主要功能是在社交媒体上进行舆论鼓动,在国际社会争取舆论支持。从“民族团结政府”7月20日发布的置顶推文中也可洞悉这一趋向,该推文写道:“紧急呼吁在不断升级的新冠疫情人道主义危机中为缅甸民众提供援助,该国民众面临着一场空前的国家危机,既要面对失败的军事政变,又要面对新一轮疫情冲击。” 不过,这个存在于“云端”的政府也存在天然的局限性。“民族团结政府”仅在网络上有权威,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没有话语权。 除此之外,网络空间上还充斥着一些极具误导性、真假难辨的谣言。缅甸华人吴盛霖说,此前,他曾看到消息称,军方故意安置了炸弹,某地即将发生爆炸,而事实上他当时正在所谓的“案发现场”,但爆炸却没有发生,仅有车辆出现故障。 苦苦挣扎的民众是输家 倘若说在这场名曰政局变动的“战役”中,军方抢占了陆地,民盟在“云端”胜出,那么剩下的广大缅甸民众无疑是最大输家。 “自去年疫情暴发以来,民众的生活本已受到极大的影响。今年2月,缅甸又经历了政治动荡。如今,第三波疫情来势汹汹。疫情、经济、政治三重危机接踵而至,民众可谓是毫无喘息之机。”在缅甸工作10年之久的木子文文坦言。 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多重危机带来的影响处处可见。木子文文表示,缅甸的金融体系至今尚无法正常运转,民众每日只得排长队在银行的ATM机中取出有限的现金,这也导致其所在企业无法照常给缅籍员工发放工资。对此,世界银行分析指出,员工罢工、停业和网络管制减少了市场流动性,也制约了银行业发展。 此外,物价涨幅也高得惊人。木子文文对比道,今年年初仰光一颗鸡蛋的价格在100缅币到150缅币之间(约合人民币0.5元),而现在的仰光一颗鸡蛋的价值飙升至600缅币左右(约合人民币2.3元)。“这是普通人负担不起的价格。”木子文文感慨道。 近乎瘫痪的金融系统以及高涨的物价背后,折射出缅甸经济发展的困局。世界银行7月26日表示,受政局变动后社会动荡以及新冠疫情的影响,2021财年(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缅甸经济将衰退18%,而到2022年初,缅甸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民众比例较之2019年“可能翻一番甚至更多”。 更为重要的是,政局变动下的民意撕裂已成为缅甸应对新冠疫情的最大阻碍,而这也将进一步加剧经济颓势。眼下,该国低至3.22%的疫苗接种率或可从侧面反映出民众对军方的不信任。木子文文称其同事曾在民盟执政期间接种过第一剂疫苗,但在军方接管政权后,拒绝接种第二剂。 如今,缅军面临的三大挑战:度过新冠危机、在国际社会中找平衡、恢复国内政治、军事、经济发展。危机风暴之下,缅甸的未来将往何处去? 本报综合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