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区公厕具备条件的先行一步,最晚8月20日全部实行 在城区,不少市民遭遇过深夜在街头想如厕,找到公厕后却发现已经关门的尴尬情况。8月15日,记者从潍坊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纵深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间管理效能,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城区公共卫生间最晚8月20日全部实行24小时开放,让公厕更加人性化,解决市民如厕难问题。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春晖 ◆ 最新政策 打造全天候服务如厕圈 小厕所,大民生。城市公共卫生间是重要的环卫基础设施,不仅与市民的生活密切相关,也关系着城市形象,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8月15日下午,潍坊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下发《关于城区公共卫生间24小时开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即日起城区公共卫生间具备条件的立即实行24小时开放;最晚8月20日,城区公共卫生间要全部实现24小时开放。 开设24小时公厕,并不是简单地让公厕晚上开着门就可以了,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调配专门的公厕保洁人员值班。目前,各区(开发区)均已接到《通知》,正在全力筹备推进当中。 根据《通知》,接下来,我市将结合百座公厕建设,形成布局合理、数量充足、管理规范、如厕文明的城区公厕服务体系,打造24小时全天候服务如厕圈。同时,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间服务功能、管理制度及智慧管理系统建设,探索无人值守管理模式,优化公共卫生间及周边的智慧监控,推动公共卫生间管理向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精细化转变。 进一步细化量化公共卫生间管理质量标准,配齐配全工具用具,足额保障管理经费。做好24小时免费提供厕纸和公厕内部空间的定时消杀等工作,营造环境整洁、空间安全有序、服务文明的如厕环境。加强对公共卫生间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和工作质量标准培训,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公示监督电话。 各区(开发区)要在原有巡查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完善督察体系,持续提升服务标准,提高管护水平。市城市管理局将加大对公共卫生间管理工作的督查检查力度,随机抽查,纳入常态化督导内容,对公厕配套不完善、管理不达标、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将进行通报。 ◆ 记者探访 有夜班管理员清扫卫生 8月15日下午,记者来到城区东风东街与北海路交叉口西侧路南的公厕看到,该公厕门前设有专门的临时停车位,不断有市民前来如厕。在该公厕门口有一块标识牌,上面用中英文写着“公共厕所”,上面除了标注着监督电话,还写着“24小时免费开放”。 公厕管理员张立新正在对公厕进行保洁。他告诉记者,这个公厕面积大,每天来如厕的市民非常多。以前开放时间是5时至23时,比普通的公厕晚关门一个小时。即便如此,依旧有不少市民过来如厕,被挡在门外。 张立新说,从去年8月份开始,这里被打造成了24小时公厕,晚上有专门的值守人员负责公厕管理和卫生清扫。每天22时至次日5时,是夜班管理员的上班时间,“夜班值守人员专门负责公厕的夜间管理,每天早上我来的时候,卫生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随后,记者又来到城区胜利东街与文化路交叉口西侧路南的一处公厕,门口同样悬挂着24小时公厕的标识牌。公厕管理员王艳芳正在打扫卫生。“我们公厕夜间同样有人值守,即便市民夜间或者凌晨过来如厕,公厕里同样是干干净净,服务一点都不打折扣。”王艳芳说,夜间保洁、消杀等工作要求,完全按照白天的标准执行。 ◆ 市民声音 解决夜出或晨练时需求 得知城区的公厕都要改成24小时公厕后,很多市民拍手称赞。在城区南下河市场工作的市民崔女士告诉记者,他们每天凌晨就要开始工作,以前市场对面的公厕都是5时才开门,特别不方便。改成24小时公厕后,他们的如厕难题解决了。崔女士说,很多市民和一些夜间工作的从业者,都有夜间如厕的需求,之前城区的公厕多数不是24小时运行,难免会有一些不便。“有人找不到公厕,就会到绿化带或者犄角旮旯解决,带来了脏乱差等问题,也影响咱们的城市形象”。 家住高新区福海花园小区的李先生说,公厕24小时开放,真是把政府为民办实事的理念给贯彻到底了。“一些大型市场、商业街或者公园、景区附近都有公厕,但是之前开门时间比较晚,晨练的时候想如厕都只能等到开门,多少有些不方便。”李先生说,公厕24小时开放以后,肯定会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便利。 同时,李先生呼吁,公厕夜间运营,肯定会给环卫部门增加不少工作压力,希望广大市民在夜间如厕时,自觉爱护设施设备、环境卫生,共同营造文明如厕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相关新闻 城区拟新建131座“小而精”功能性公厕 本报讯(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春晖)为解决城区公厕数量少、分布不均衡等带来的市民如厕难问题,8月14日上午,我市召开中心城区百座公厕建设工作部署会议,专题研究《中心城区百座公厕建设推进方案(征求意见稿)》,为加快推进公厕建设“把脉问诊”。 根据《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结合本地实际,我市按照“简约简洁、好用实用、注重功能、缺多多建、缺少少建”的原则,将重点在公共活动区、文体设施、商业街区、公园景点、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区域,新建131座“小而精”的功能性公厕。新建公厕在满足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要求的基础上,还将潍坊地域特色和历史人文传承的元素运用到外观设计中,同时,融合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的功能,打造成为有亮点、有温度的城市风景线。 “实事办好,好事快办”。为充分调动各区积极性,鼓励早建、快建、多建,在10月底前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的,我市将按照工程完成时序,最高提供每座15万元至18万元奖补支持。原则上要求,131座新建公厕要在今年11月底前全部开始运营。 目前,潍坊市城市管理局已成立工作专班,将百座公厕建设项目纳入城市管理考核,对新建公厕的设计方案、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及建设进度等环节,进行全链条监督管理,并同步研究推进公厕管理维护长效机制。131座新建公厕全部运营后,也将进一步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让广大市民在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中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