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舌尖上的潍道
 
标题导航
山东环保明确“十四五”10项重点任务全民行动推动绿色生活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公布
深化“双违”治理防范农村群死群伤交通事故
开展劳动教育要以体力劳动为主
潍坊天气预报
2021年08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环保明确“十四五”10项重点任务全民行动推动绿色生活方式



  本报综合消息 8月24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山东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确定了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防控、生态保护等4大类23项主要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13项,预期性指标10项。同时,在重点工作任务中还设置了50多项具体工作指标。
  山东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减污降碳为总抓手,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绘就绿水青山齐鲁画卷,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到2025年,实现生态建设走在前列,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10项重点任务。一是实施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发展壮大生态环保产业,加快推动绿色发展。二是制定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快推进碳达峰进程。三是协同控制细颗粒物和臭氧,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和区域协作,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四是强化三水(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加强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提升水生态环境。五是坚持陆海统筹,开展“美丽海湾”建设,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六是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加强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环境保护。七是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与监管,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八是强化危险废物环境风险管控,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严守生态环境底线。九是加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设,构建大环保格局,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十是开展生态环保全民行动,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山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从末端治理向解决布局和结构问题延伸。
  筑牢绿色发展根基。构建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为核心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将“三线一单”作为区域资源开发、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城镇建设、重大项目选址和审批的重要依据。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坚决淘汰落后动能。实施“四上四压”,坚持“上新压旧”“上大压小”“上高压低”“上整压散”。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构建绿色产业链供应链,大力推进清洁生产,着力提高工业园区绿色化水平,2025年年底前,生态工业园区比例力争达到工业园区的50%以上。
  深化能源结构调整。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推进能源低碳化转型,2025年年底前,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3%左右。严格实施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制定“十四五”煤炭消费压减方案和年度计划。完善清洁能源推广和提效政策,推行国际先进的能效标准,加快工业、建筑、交通等各用能领域电气化、智能化发展,推行清洁能源替代,实施终端用能清洁化替代,2025年年底前,清洁取暖率提高到80%以上。
  推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基本形成大宗货物和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以铁路和水路运输为主的格局。推动车船升级优化,全面实施国六排放标准,2025年年底前,国六排放标准重型货车占比达到30%以上,鼓励将老旧车辆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替换为清洁能源车辆,持续推进清洁柴油车(机)行动。构建高效集约的绿色流通体系。
  推进农业投入与用地结构调整。深入实施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到2025年,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较2020年下降6%左右,在农业病虫害发生平稳、农作物种植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化学农药使用量较2020年下降10%左右。全面实施节水、减肥、控药一体推进、综合治理工程。大力推广应用有机肥,建设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发展壮大生态环保产业。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做大做强环保装备制造业,做新做优环境服务业,做精做专资源综合利用业。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打造一批先进的生态环保产业集群、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健全完善产业链条。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完善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标准体系,编制发布年度生态环境治理技术需求目录和先进适用技术指南。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