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要闻 |
第03版
舌尖上的潍道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山东男排获得十四运成年组亚军,创造历史 |
潍坊五名健儿立下赫赫战功 |
|
|
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四运)排球成年男子组冠亚军决赛8月22日在陕西省榆林市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馆进行。首次进入全运决赛的山东队最终不敌上海队,获得亚军。虽然遗憾未能登上最高领奖台,但队员们一路拼搏杀进决赛已经书写了新的历史。在这支山东男排中,共有包括季道帅和王径一两名国手在内的5名潍坊籍运动员,为山东队夺得亚军立下战功。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付东升 郭超 山东男排虽憾得亚军,但已经创造历史 男排是十四运第一个进行决赛的成年组竞技项目,能为山东代表团打响参赛十四运的当头炮,这是荣耀,更意味着巨大的压力。 此前的七场小组赛,山东队无论面对何种形势,小伙子们一直在拼,先后战胜北京、上海、河南,不敌江苏队,最终跻身半决赛。对于山东男排来说,全运会的半决赛始终是一道坎儿。山东男排九运会、十运会连续获得第四名;十一运第六名;十二运第五名;十三运虽然最终获得一枚铜牌,但终究是未能跨过半决赛的门槛。山东队本届全运会半决赛的对手是江苏队。值得一提的是,山东队曾在小组赛的交手中以1∶3负于对手。但这场比赛,放下包袱的山东队没有让历史重演,干脆利落地以3∶0赢下比赛,历史上首次进军全运会决赛的赛场。 山东队决赛的对手是实力公认最强的上海队,对方拥有目前最多数量的国手,并且对方的大赛和决赛经验占据绝对优势。本场比赛,山东男排派出的首发阵容为主攻季道帅、翟德军,副攻郭磊、耿鑫,二传刘濛,接应王径一,自由人杨亚宁。值得一提的是,山东男排首发6名队员中,潍坊籍运动员季道帅、杨亚宁、王径一、翟德军牢牢占据了主力位置。 决赛开场后,太想赢得比赛的心理反而让山东队的表现有些发紧,反观上海队在攻防两端的发挥更加自如,其发球和拦网给山东队造成了很大压力。在21∶25丢掉首局后,山东队很难组织起有效的拦防,上海队以25∶22再下一城。已经站到悬崖边上的山东队在第三局的状态有所起色,但大赛经验和临场状态都更胜一筹的上海队在局中段后再次掌握了主动。随着一记发球失误,山东队以22∶25失掉第三局,最终收获亚军。
新老结合,潍坊籍运动员发挥重要作用 纵然与最高荣誉擦肩而过,但山东男排已经创造了历届全运会的最好成绩。潍坊市体校男排教练姚文波介绍,5名潍坊市体校培养输送的运动员在这次比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中国男排的前队长,季道帅对于山东男排的作用不言而喻,他是球队的核心人物,也是球队的灵魂。这支山东男排是一支以老带新的队伍,副攻耿鑫以及自由人杨亚宁都是30岁以上的年龄。特别是潍坊籍运动员杨亚宁已经37岁了,这是他第五次参加全运会,2005年起,杨亚宁就开始担任山东队主力自由人,现在的中国女排助理教练安家杰、山东男排教练匡琦都曾和他一起打过球。 另外一名潍坊籍选手,2000年出生的年轻主攻翟德军在这次比赛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只是在决赛中被上海队限制住,但作为小将的他第一次参加全运会,激动而难忘。“上来被对方限制住,可能和自己想象得不一样,不太适应。自己也做了调整,但上海队打得更好。”回忆决赛,翟德军坦言,第一次全运会的经历对他的运动员生涯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王径一则表示,本次比赛自己和队友已经倾尽全力,虽然结果略有遗憾,但是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很期待下一届的比赛。 ◎相关新闻 中国女排 确定退出亚锦赛 本报综合消息 记者24日从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获悉,中国女排已退出即将开战的2021年亚洲女排锦标赛。 女排亚锦赛计划于8月29日至9月4日在菲律宾进行,这次比赛也是2022年女排世锦赛的资格赛,获得亚锦赛前两名的队伍将拿到明年世锦赛的入场券。 据排管中心相关人士透露,考虑到疫情防控因素和全运会女排比赛的赛程安排,中国队将不参加这次亚锦赛。同时退出本届比赛的还有日本女排。 退出亚锦赛将不会影响中国女排获得明年世锦赛的席位。根据女排世锦赛的有关规程,明年世锦赛的联合东道主荷兰队、波兰队以及卫冕冠军塞尔维亚队将直接获得入场券。在剩下的21个参赛席位中,有10个将通过洲际预选赛产生,另外11个将根据2021赛季末的世界排名发放。 尽管中国女排在东京奥运会上仅名列第九,但目前世界排名仍高居第三位,获得世锦赛参赛席位不成问题。 除了赛程冲突等问题,现在的中国女排需要一个平稳的沉淀和过渡期也是重要原因。 主帅是谁?队员选谁?在东京奥运会小组赛遗憾出局后,中国女排于8月4日回国,随后就进入了隔离。隔离结束后,队员们也将回到各自的地方队,准备即将到来的全运会比赛。毫无疑问,对于在东京刚刚品尝了失利苦涩的中国女排来说,低调的自我消化和调整正是她们所需要的——如何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并且找到可以吸收的经验,都需要时间的沉淀。 与此同时,中国女排当下也正处于一个时代转换的时期,无论是教练还是球员阵容,都势必要迎来新面孔。在已经进入巴黎奥运周期的当下,中国女排需要的是冷静总结、平稳过渡。在全运会结束之后,中国女排新一届集训到来之时,答案将初步揭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