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品质城市

第03版
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品质城市
 
标题导航
国家助学贷款申请额度上调
绿叶对根的情谊
专硕与学硕有哪些不同
2021年09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叶对根的情谊
——记潍坊一中优秀教师、“潍坊名师”张景涛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于哲
  从教22年,张景涛一直思考一个问题,传道授业解惑的本质是什么?是学识上的获取,是学业上的成功,还是获得终生幸福的能力?
  这个问题慢慢地变成了一片沃土,一年一年滋生出油亮油亮的新绿。在对教育事业不懈追求的道路上,他不断丈量着教育的广度和厚度。他发现,穷其一生,也只能是一个教育的尝试者,有了矢志不渝的初心,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动力,能够力所能及地给予与影响,在与学生相处的美好光阴里,欣喜于学生的进步,感怀于自己的成长,这正是张老师心里日渐清晰的答案。
  2014年,潍坊一中成立书院部,开始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培养模式借鉴国内外成熟的书院模式,试图走出一条尊重个性、文理兼备、全面发展的教育之路。第一届书院班班主任的重担落在了张景涛的身上。那三年,是他与学生一起成长的三年,行万里路,是为了取得教育的真经,无锡、厦门、郑州、东营等城市都留下了他的脚印,也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思考。执着于一念,事在人为,首届书院班在高考中有7人考入清华大学。
  放下才能更好地开始。面对骄人的成绩,张景涛在流转的岁月中,轻装上阵,立即投入到了一轮又一轮的高三教学中。教书育人的工作繁忙而琐碎,日复一日的披星戴月源于内心自发的动力和初心不改的热情,张老师的家到学校,有20分钟的路程,这条路成了张老师自我成长的人生之路。每天,张老师走在这条路上,步行三个来回,一天一天地过,一段路一段路地走,脚踩在路上,心里咀嚼的是对教育的思考,心灵延伸的是对人生的蓬勃生长。身为教师,首先要学会与自己对话,在不断自我成长中,走近教育的真谛,找到教育的途径,这样,才能与学生一起成长,传递给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
  2020年新高考第一年,张老师带领的班级有5人分别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其中,孟令昊同学成绩优异;2021年,张老师班里有3人考入北京大学。张老师欣喜于学生成绩的同时,更加深刻地知道,学生与老师是相互成就的,这更加促使张老师在教育的道路上,步履铿锵。
  光阴含笑,岁月凝香。耕耘与收获、鲜花与荆棘,都成了成长的沃土。在张老师眼里,教学大于天,教学是他的全部,教学这条路一直延伸到远方,起点就在张老师的内心深处。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