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座城市的环境容貌直接反映着城市的文明程度,是衡量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尺。近年来,新昌经济发展区始终紧紧围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一目标,从细微处入手,不断延伸整治触角,全面深入推进城市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了居民满意度、幸福感。 今年一、二季度,新昌经济发展区在全市中心城区城市管理考核中继续保持全市第一,已连续四个季度位列全市第一。 □文/图 潍报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彬 创新机制 重拳整治“疑难杂症” 洁净美丽的城市环境、规范经营的商业街、干净通畅的道路……走在新昌的大街小巷,一处处细节展示着新昌经济发展区城市文明形象的一步步提升。 “我们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沿途巡查,发现占道经营、乱堆乱放等不文明行为,现场进行劝导纠正,以确保商家对‘门前五包’落实率达到100%。”10日上午,在一家占道经营的店铺门前,正在巡逻的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新昌中队的执法人员对该商户的违规行为进行了劝阻和再教育,并现场督促进行整改。 在整治店外经营过程中,执法人员一方面化身搬运工,帮着沿街门店业主搬运物品,坚持做到清理一家、安排好一家,最大程度上争取了沿街商户的支持和理解。另一方面,对乱贴乱画小广告“大花脸”和门前停放混乱的非机动车等行为进行清理规范,全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现在开车出门道路很畅通,原来拥堵的沿街不见了,不仅道路整洁了,环境也变美了,人的心里感觉很敞亮。”新昌经济发展区浞水苑小区居民韩霄堂说。 为做好城市管理这篇“大文章”,构建起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新昌经济发展区出台多项配套措施进一步完善高新区“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的城市管理机制,明确了城市管理“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作为“执法长+街长”双长机制的重要一环,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新昌中队在社区“网格员”以及高新区市场监管、交警、执法中队等相关部门的配合下,集中力量对沿街商铺占道经营易反弹、流动摊贩较多等区域进行高强度的常态化整治,有效治理了城市管理“疑难杂症”。 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新昌中队指导员李杰杰说:“治理店外经营是我们的一项长期工作,也是城市管理的内在需求,店外经营的反复性特别大,但是我们会一如既往地把它做好、把它治理好,为创建美丽城市添光加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发动群众 营造氛围扩大影响 城市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是党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的一条重要桥梁和纽带。为汇聚社会各方力量,尽力破解城市管理的种种痼疾。在大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同时,新昌经济发展区还特别注重广大群众的广泛参与,让群众成为城市管理的主体之一。 12日上午8时,在健康八号小区北面一家挂着“城市管理星级示范户”牌子的商铺前,刚刚开门营业的刘洪光看见门前飘散着零散的树叶,他连忙拿起扫帚清扫起来,遇到小土坑时,他还特意添点土,用脚踩一踩。“好卫生其实就是好习惯,不随手扔垃圾,每天都清洁一遍卫生,不仅省时又省力,卫生也就自然好起来了。”刘洪光笑道,他见证了健康八号小区商业街的城市管理乱象,也见证了如今商业街的井井有条,但要说起环卫状况,就要数这一年来的变化最大。 一直以来,为落实好城市管理“门前五包”制度的实施和监管,确保门前市容环境整洁有序。2020年,新昌经济发展区创新监督管理办法,制定实施《城市管理诚信积分制工作实施方案》,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遵守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积极参与城市管理活动,为市容市貌改善作出贡献的经营业户授予城市管理诚信经营户牌匾,并创新性地将党员经营户纳入到城市管理中,强化责任意识、先锋意识、自律意识,为表现优秀的授予党员经营示范户牌匾,使得商户们从被动配合转变为主动作为,自觉进行城市自治管理。 “占道经营没有了,道路显得宽敞了,不仅环境改善了也方便我们商户们做生意……”据刘洪光介绍,如今,当你行走在新昌发展区的大街小巷,几乎随处可见市容市貌的显著变化。 据了解,为进一步提高广大民众的城市管理共同意识,新昌经济发展区还利用宣传栏、电子屏等多种形式刊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标语,开展城市管理开放日活动,现场展示城市管理成果,集中处理居民问题。利用公众号“新昌微政”发布《支持创建文明城市的N个理由,哪一点最触动你?》,使“国家文明城市”理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营造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集中整治 强化整改全力攻坚 近年来,新昌经济发展区始终把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实,进一步通过以人为本的管理和服务,继续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惠民举措,件件好事得人心。 为突出惠民便民,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去年,新昌经济发展区坚决取缔马路市场,科学规划打造了集早点、修理、排档和瓜果蔬菜等销售等一体的浞水、寨子、冯家三处封闭式管理的集贸市场,有序引导流动摊贩和劳务工人到划定区域经营,实现规范化管理。不仅为居民集体增加了收入,在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的同时,还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 城市管理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皆因打造优美环境,造福广大民众。今年以来,新昌经济发展区突出“项目化、标准化、节点化、体系化”,以网格通平台和城市管理督查通报为抓手,从“门脸”形象、小区环境、路域环境、门头牌匾、违建管控、安全管理等六个方面,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城市管理“六大行动”,助推城市精细化管理,打造整洁优美、规范有序、文明和谐的城市管理新形象。 在路域环境治理上,新昌经济发展区依托网格员开展巡查整治,对发现倒塌破损墙体及时进行修补、粉刷喷绘,清除道路两侧张贴、喷涂和散发的小广告,全面整治“城市大花脸”的乱象,营造良好的市容市貌。 开展联合执法,联合交警二中队、宝通街派出所等部门通过定点设卡与流动巡查相结合的方式,织密渣土车整治网,严格查处渣土车密闭不严、车身不洁、车轮带泥等问题,同时对闯禁行车辆、重型车辆等开展专项检查,着力形成严管声势。 在违建管控治理提升行动中,坚持“零补偿”“零容忍”“零增长”的原则,用长牙齿的硬措施治理违建,压实社区属地责任和合作社主体责任,强化执法部门联动监管。 在小区环境治理中,组织物业公司、红管家、楼长单元长每天定时整理车辆停放,对楼道、地下室消防安全、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同时制止高层楼房“飞线”、楼道电动车充电问题,发现问题立即整改,营造良好生活环境。 在门头牌匾整治中,对家具商场、沿街门头、中小项目工业园等存在问题的广告牌匾进行集中整治,对未经审批擅自设立广告牌的业户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补齐手续,手续不合格的责令限期拆除。
督查整改 综合提升城市品位 为不断深化城市管理制度创新,加快补好短板,全力提升城市门户形象,新昌经济发展区依托高新区城市管理指挥监督平台,全力做好“网格通”平台的上线运行,优化社区网格化建设,全力提升网格使用效能和城市治理水平。 “城市管理错综复杂,涉及面广,例如卫生整治、市容秩序、生态环保、扬尘治理等情况……网格员一线发现问题、一线解决问题,从而推动城市基层管理走深走实,力促城市管理上档升级。”据新昌经济发展区城管办主任颜建伟介绍,为切实发挥网格通平台最大效能,网格化管理模式让新昌经济发展区的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在应对痛点难点问题时也更加“得心应手”。诸如,在治理道路不整洁、车辆乱停放、小广告乱张贴等破坏城市管理秩序和市容的不文明行为上具有明显的效果。 据了解,自2020年以来,新昌经济发展区通过城市管理督查通报和网格通平台两个有力抓手,突出问题导向,实现监督常态化、考核透明化,把城市管理督查通报情况和网格通平台工作效能纳入社区考核,坚持“周通报”“月排名”“季考核”工作机制。每天通报社区与网格员案件上传数量,每月汇总案件上传和处置情况。同时,为及时整改网格通平台通报问题,新昌经济发展区不定期对辖区环境卫生及城市管理问题实行常态化的巡查检查机制,对乱停车现象进行提示,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据新昌经济发展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郭亮介绍,在今后的工作中,新昌经济发展区将继续坚持城市管理“极端精细化”工作理念,以提升城市管理工作水平为根本,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品质,打造整洁优美、文明和谐的高品质辖区环境,不断提高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