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祖国你好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祖国你好
 
标题导航
被手榴弹炸伤 依然坚持战斗
创意花馍蕴匠心 龙腾盛世贺国庆
道路封路公告
公 告
2021年10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庆节到来之际,听88岁老战士讲述革命往事
被手榴弹炸伤 依然坚持战斗



  今年88岁的郑亚光12岁就加入了儿童团。后来两次参军,参加过渡江战役、炮击金门战斗。国庆节来临,看着祖国越来越繁荣富强,老人不禁想起当年的革命往事。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燕
  12岁加入儿童团立功
  9月30日上午,记者来到高新区郑亚光的家。虽然已经88岁,但郑亚光身体硬朗,说起当年参加革命的事,他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郑亚光是安丘市官庄镇郑家沙沟村人。1945年4月,12岁的郑亚光加入了儿童团。有一次,他和两名儿童团员在郑家沙沟村东头土地庙站岗放哨,这个地方四通八达,是一处交通要地。那天下着大雨,郑亚光发现一名可疑人员,便跟同伴端着红缨枪过去盘问。那名男子见是一群孩子,便一边回答,一边左顾右盼想趁机离开。此时恰巧青年抗日先锋队队长郑学先来查哨,将男子控制住。经查,男子是日伪特务,这次就是去安丘给鬼子送情报。当晚,郑亚光和郑学先将其押送到当地的抗日民主政府。“我扛着红缨枪走在前面,郑学先拿着枪走在后面,将特务夹在中间。当时下着雨,路不好走,赶到抗日民主政府时,我的脚磨出了血。”郑亚光说,抗日民主政府的同志说,上级正在追查这个人,并表扬了他们,还特地嘱咐郑学先,“回村后让儿童团员好好向郑亚光学习”。这件事让郑亚光记忆深刻。
两次参军经历多次战斗
  郑亚光说,他曾两次参军。第一次是1946年秋天,他在临沂加入了华东野战军三纵队八师二十三团。当时一营副教导员、著名战斗英雄张明接待了他,看他年龄小,劝他再等两年参军。但郑亚光的态度很坚决,张明只好暂时留下他。“我那时13岁,个头不足1.5米,不用说打仗,行军也有些困难。”郑亚光说,跟着部队行军几天后,他感觉自己跟不上队伍,只好回了安丘老家。
  1948年是解放战争的关键时刻,山东解放区掀起了一场参军参战大运动,郑亚光的父亲将他送到了部队。15岁的郑亚光被分配到山东鲁中南军区部队七团一营,因为上过学,他在营部当了文书。
  1949年2月,部队进行整编,郑亚光被编到第三野战军第八兵团101师302团,在团侦察连当文书,因为年龄小,大家都喊他“小文书”。渡江战役打响后,连里的文书、理发员、通信员等都投入到战斗中。一次,敌人的手榴弹在郑亚光身边爆炸,郑亚光的胳膊等多处受伤,但他依然坚持战斗,之后被记了三等功。
  之后,郑亚光跟着部队到福建,后到长沙上了军校。
  1958年4月,郑亚光从军校毕业后又返回福建前线,到了与敌占岛屿金门岛一水之隔的大嶝岛。“这个岛距离金门岛仅1700米,对方活动基本都能看清。”郑亚光说。8月23日下午5时30分,一场战斗打响,莲河、厦门上千门大炮开始炮击金门,霎那间,金门岛上火光冲天。“由于行动及时,敌人都没反应过来,最后一炮也没发。”郑亚光说,一个半小时的炮击摧毁了对方一半以上的军事设施。
  8月24日下午5时许,敌军开始反击,还派了三架飞机过来轰炸,均被我军击毁。“金门周围被我们控制住,我军取得了很大的胜利。”郑亚光说,1960年,他被调到福州军区司令部工作。
  1963年,因为身体原因,郑亚光转业回到潍坊一企业工作,直至1993年离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