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岁王惠民 饮食作息规律心态好 10月12日,奎文区大虞街道红旗小区100岁高寿的居民王惠民,早饭后与儿子王勇一起演唱歌曲《为祖国干杯》。谈起自己的长寿秘诀,王惠民总结了17个字:“饮食规律,作息有序,爱唱歌,心态好,跟党走。”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 每天早晨一个鸡蛋,非常喜欢唱歌 10月12日一早,记者来到王惠民家中,听到动听的歌声传出,王惠民和儿子王勇正一起演唱歌曲《为祖国干杯》。 王惠民今年100岁了,虽有些耳背,牙齿也掉光了,但仍精神矍铄,满面红光。“每天早饭后我都会即兴来上一段,我演唱,儿子在一旁伴奏。”王惠民笑着说,他非常喜欢唱歌,特别是一些红色歌曲。闲来无事,他会在书房里听歌并跟着演唱。 今年66岁的王勇告诉记者,虽然父亲年纪大了,但气息依然很足,声音也非常洪亮,现在已学会三四十首歌曲了,只不过有些歌词记不住。而这首《为祖国干杯》是老父亲刚学会的一首歌曲。 王勇表示,父亲的饮食和作息非常规律,每天晚上9点准时睡觉,早晨5点至5点半起床,洗漱完就拿着放大镜看报纸杂志。6点半左右,父亲会按时吃早饭。“老人早饭吃得最多的就是面条和粥,而且每天早上吃一个鸡蛋,这个习惯已经坚持几十年了。”王勇说,每天中午和晚上,除了馒头米饭等主食,家里还会炒两个菜,有粥有汤。老人最喜欢吃鱼,烟酒不沾。 思想与时俱进,坚持公益乐于助人 “除了作息饮食规律,我觉得老人最重要的还是心态好,思想与时俱进,乐于助人。”王勇说,父亲王惠民是原红旗机械厂的创始人、老书记、老厂长,党龄75年,每天通过书籍和报纸了解时事政治,思维敏捷周密,喜欢游山玩水。每个星期他都会带着老父亲去图书馆,借阅一些党政书籍,每隔一段时间带父亲到省内一些山水秀丽的景点和红色教育基地去游玩。 王惠民一贯的热心,每年都向公益机构捐款捐物。在上世纪60年代初,父亲每月从工资里拿出10元钱资助一位家庭困难的同事;2018年,奎文区孙家社区红旗居民服务中心倡议为困难家庭捐助活动,老父亲捐款10000元;去年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老父亲捐赠了5000元,还交了一笔6000元的特殊党费。至今,他依然住在上世纪80年代红旗机械厂建设的老宿舍区,用着三十多年前的老家具,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不仅捐钱,王惠民还签署了遗体捐赠协议。 “父亲一直说,人要有感恩之心,自己够吃够喝就行,剩下的要回馈给社会,帮助更多的人。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心态和自律的生活,才能长寿。”王勇说。 记者从市卫健委了解到,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我市80岁以上老人有26.93万人,百岁老人共690人。 102岁谭树华 乐观知足有事不憋着 家住奎文区百姓家园小区的谭树华今年已是102岁高龄,1919年出生的她虽然现在卧床,但身体状态还很不错。她说,之所以长寿就是因为一直都十分乐观,什么事都不往心里放。重阳节到来之际,10月13日上午,小区物业工作人员来到她的家中,祝她节日快乐。谭树华老人十分喜欢与人聊天,拉着物业工作人员的手便聊个不停。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常方方 眼神、记忆力仍很好,喜欢跟人聊天 13日上午,记者与潍坊永欣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物业经理徐永强一同来到了谭树华老人家中。一见到徐永强,她就认了出来,热情地打招呼。因为年龄大了,谭树华自两年前开始躺在床上,偶尔起来坐坐。虽然不能下地,她的饭量却一直不错,一顿能吃10个馄饨。 谭树华老人稍微有点耳背,眼神和记忆力却很好,思维清晰,说话声音也十分响亮,听上去并不像一位已经102岁高龄的老人。小女儿赵女士告诉记者,母亲虽然年龄大了,眼神却好得很。“物业经理有时候来家中看望她,只要一进门,母亲接着就能认出来。”赵女士说。 自从徐永强坐在床边,谭树华就一直拉着他的手,不停地与他聊天。十几分钟后,担心老人累了,徐永强便想离开,而老人还是拉着他的手不放。 “母亲十分健谈,就喜欢跟别人聊天,尤其是躺在床上不能出门后,就盼着家里来人跟她聊天。不管跟谁,感觉她都有说不完的话。”赵女士说。 遇到困难不发愁,日子过得很幸福 说起长寿秘籍,赵女士告诉记者,她觉得母亲之所以这么长寿是因为心态十分乐观,什么事情都不放在心里。 “母亲是一个十分痛快的人,平常有什么事情从来都不藏着掖着,就直接说出来,不会憋在心里。另外,母亲还十分乐观,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一直发愁,总是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在母亲的影响下,我们也都十分乐观。”赵女士说。 谭树华老人说,以前过苦日子的时候,连饭都吃不上,饿肚子的日子很是难熬,好在都已经成为了过去。现在政府对老年人十分照顾,做梦都没想到能有现在的好日子。政府给他们发补助,还有一些好心人经常来家中看望她,她觉得现在的日子很幸福。 半个多小时的交流,谭树华老人说话时总是乐呵呵的,感觉十分开心,让人感受到了她的乐观。她说生活在这么好的社会是福气,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知足。“我要好好保重身体,再多活上几年。”谭树华老人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