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小荷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看点
 
标题导航
捏陶插花 小记者体验艺术之美
如果信仰有颜色一定是中国红
三只风筝
多彩秋季
2021年11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只风筝



  从有记忆开始,各式各样的风筝就是我不可缺少的“小伙伴”。于我而言,风筝是春天的开始,是快乐的源泉,更是难忘的回忆。但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三只风筝。
  第一只风筝,是我老爷爷亲手为我做的“八卦”风筝。老爷爷留着一把山羊胡。有一次,老爷爷说要和我一起做风筝,我兴奋极了,吵着要“打下手”。老爷爷先把竹条围成两个正方形,又将两个正方形重叠再错开,变成八个角。我负责“画”风筝面,用彩笔三下五除二就画满了纸。老爷爷捻着山羊胡不住地夸我“是棵苗子”。随后,老爷爷把扎好的竹条抹上浆糊,糊上我画的风筝面,又粘上两条长长的尾巴,最后系上了线,风筝就完工了。
  “这风筝真的能飞?”我将信将疑。老爷爷和我带着风筝来到村头,一下子就将“八卦”风筝放上了天,惹得我和村里小伙伴们欢呼起来。如今,老爷爷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八卦”风筝也不知所踪,但那只风筝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每当看着天上有风筝,就想起老爷爷慈祥的笑脸。
  第二只风筝,是爸爸在杨家埠给我买的一只“沙燕”。那只“沙燕”风筝是一位手工艺人制作的,造型非常漂亮,飞得又高又稳。看着飞入云霄的风筝,我突然想到,风筝就像心中那个想随心所欲的自己,线就像学校和社会中的规则和制约,一只舍本逐末、不遵从规则的断线风筝,怎么能飞得高、飞得远呢?那只“沙燕”风筝被挂在了我房间的墙上,时刻提醒我:居中守正,行以致远。
  第三只风筝,是在2019年的潍坊国际风筝会开幕式上,我看到一只“航母”风筝。当我看到那只风筝时,我的心里非常自豪,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拥有了自己的航空母舰,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一定要努力学习,为建设更强大的祖国尽一份力。
  潍坊又称“鸢都”,是“世界风筝都”,国际风筝联合会还将总部设在潍坊,身为一个潍坊人,我深感骄傲和自豪。我爱风筝,因为它不光伴我长大,还承载着我的欢乐和梦想;我爱潍坊,因为它不光是世人眼中耀眼的“鸢都”,更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小小风筝,大大梦想,让我们一起拥抱春天,放飞我们的梦想吧!
    昌乐二中初一一班 吴承熹 指导老师 刘雪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