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积极行动 加强疫情防控
 
标题导航
我国30条举措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严查预付消费跑路坑民等案件
事业单位招聘不得限制毕业院校
禁止法官检察官与律师不正当接触交往
网盘最低速率应满足用户基本下载需求
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已形成可复制经验
潍坊天气预报
2021年11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30条举措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严查预付消费跑路坑民等案件



  本报综合消息 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11月2日对外发布的意见包括9方面30项举措,包括推动大城市加快发展老年助餐、居家照护服务,力争五年内逐步覆盖80%以上社区;支持城市利用社会力量发展托育服务设施等。
  《意见》指出,近年来我国生活性服务业蓬勃发展,对优化经济结构、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居民就业、保障改善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意见》强调,要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供给。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加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落实并动态调整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做好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扩大普惠性生活服务供给。在“一老一小”等供需矛盾突出的领域,多种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发展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的普惠性服务。加强普惠性服务机构(网点)建设。大力发展社区便民服务。推动大城市加快发展老年助餐、居家照护服务,力争五年内逐步覆盖80%以上社区。构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探索社区服务设施“一点多用”,探索建立社区生活服务“好差评”评价机制和质量认证机制。
  《意见》从场地设施、品牌建设、人力资源、数字化赋能、市场培育、营商环境等方面系统提出了一系列补短板举措。一是加快补齐服务场地设施短板,推动社区基础服务设施达标,完善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服务设施,强化服务设施建设运营保障。二是加强服务标准品牌质量建设,加快构建行业性标杆化服务标准,创建生活性服务业品牌。三是强化高质量人力资源支撑,完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畅通从业人员职业发展通道。四是推动服务数字化赋能,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动服务数据开放共享。五是培育强大市场激活消费需求,因地制宜优化生活性服务业功能布局,推进服务业业态融合创新,促进城市生活服务品质提升,激活县乡生活服务消费,开展生活服务消费促进行动。六是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府服务便利化水平、积极有序扩大对外开放,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权益保障。
  要加强财税和投资支持,强化政府投入保障,统筹各类资源支持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各地安排的相关资金要优先用于支持普惠性服务。落实支持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加大金融支持,使资金更多流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完善价格和用地等支持。增强市场主体抗风险能力。要健全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开展高品质生活城市建设行动;压实地方主体责任;加强统计监测评价。
  《意见》还指出,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从严治理滥用垄断地位、价格歧视、贩卖个人信息等违法行为。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从严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预付消费“跑路坑民”、虚假广告宣传、非法集资等案件。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